踏入官場五日就能起草本朝數十年來最重要的一份詔諭,這個起點實在是太高了,也太輝煌了,輝煌得讓張太岳自己都有些害怕。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他不能不強自壓抑,低調行事。
「為官三思吶!」世子嘆了口氣:「太岳果然很明白官場進退之道……這麼多人都在燒熱灶,再用心也未必就是好的,不摻和是明智之舉。先生既然已經進了翰林院,還是先安安心心辦事,將《元史》與《獻皇帝語錄》修出來再說吧。」
修《元史》是給歷代的翰林院擦屁股,修《獻皇帝語錄》是拍飛玄真君死鬼老爹的馬屁。兩樣都是世子特意為未來的攝宗安排的光鮮履歷。草蛇灰線伏筆千里,慢慢做下去自然會有收益。
張太岳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也有些現實的困難,需要內閣協調,尤其需要大佬首肯:
「回世子的話,《元史》的進度倒沒有什麼問題,倒是《獻皇帝語錄》人手不足,恐怕還得耽擱些時日。」
《元史》是朝廷欽定的公事,一切資源都可以公開調撥,當然不成問題。《語錄》卻是世子與小閣老悄悄商議的私活,在完工之前卻是不能見光的,資金上就是不小的麻煩。
世子顯然早有預料,所以只是喔了一聲,便是以總掌機要的名義,說出了預備已久的那個指示:
「這有什麼麻煩的。先前為英宗皇帝準備的預算不還有得是麼?你全部調過來不就得了!」
張太岳有點驚訝:「這樣的話,英宗皇帝那邊的進度,恐怕就……」
聖上登基以來,翰林院與國史館基本是合併辦公,為了修訂本朝的實錄檔案,每一代皇帝都準備有專門的歷史項目組。先前為了籌備資金,世子和小閣老已經指示手下挪用過不少英宗項目的資源了,只不過仗著這是個八十幾年的老大難工程沒有人會關心,所以敷衍著還能過去。
可一旦將現有的資金全部調走,現有的進度立刻就會崩潰,到時候留下一本天大的爛尾奇觀立在翰林院,就是傻子都能看出不對來!
寫小說爛尾了也就挨兩句罵,寫國史爛尾了可是真要千夫所指的!
「那就直接結尾吧。」世子淡淡道:「英宗皇帝的史料修了這麼久,大致框架其實早就出來了,最多不過是打磨打磨細節而已。再給幾個月的時間順便收個尾,也算是了解八十年間的一樁大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