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數日之後, 翰林院新任編修張太岳更於年末的賜宴中獻上了自己率眾辛苦數月所編訂的《興獻皇帝語錄》之摘要,匯總了聖上親爹興獻皇帝於湖北藩邸時的種種嘉言懿行、聖謨聖訓;深刻彰顯了當今飛玄真君之於皇考的拳拳孝思殷殷真情,徹底洗刷大禮議以來興獻帝得位不正而近乎於野雞皇帝的陰影。
這樣的貼心貼腸, 自然大得聖心。飛玄真君萬壽帝君龍顏大悅,親口讚許「好、好、好」,而後大筆一揮, 以事君之誠的功績, 為張太岳加了一級,權知翰林院侍讀學士。
不要小看加的這一級。小小編修還只是翰林院鄙視鏈的底端,行走趨奉苦苦熬資歷的打工人而已;但一躍而為侍讀學士之後, 點翰林不過大半年的張太岳便算跨入了翰林院上層的門檻, 有了當塗主事乃至左右士林風氣的資格。
而此時的翰林院上層嘛,情形恰恰有點微妙——由於先前在元史中捅的簍子實在太大, 皇帝甚至不許他們引咎辭職滾蛋拉倒,而是把上至學士下至侍讀的高層統統扣在京中, 閉門思過三省己身,每五日就要交一份請罪的奏摺將自己由上到下由當今到祖宗十八代痛批一番,錐心刺骨追魂索魄,顏面尊嚴掃地殆盡,偏偏又決計無法擺脫。皇帝擺明了是要讓他們鎖在家中發爛發臭,以森嚴恐怖的下場震懾天下一切的官僚。這些學士們名義還保留著官職,但實則已經是一敗塗地,人人皆可欺凌。
也正因為如此,接到提拔的聖旨之後,萌新張太岳舉頭四望,駭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在如今翰林院僅存的那一點人手當中,他居然已經是官位最高,權力最盛的頂峰了。
——換言之,現在的大安翰林院、國家士林清望的龍頭、朝廷儲備重臣的機要之地,如今已經歸他張太岳一個人說了算了。
誒,讓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來管翰林院嗎?真的假的?
不過,無論真的假的,到手的權位可是不容置疑的。控制了翰林院就控制了天下讀書人的風向,基本也就有資格在高層政治中露一露頭了。所以旨意一下滿城風動,立刻就有望風梯榮的人攀緣而上,借著年末宴請交遊的空檔四處投遞名帖,拐彎抹角的要燒這位新晉的小張大人的熱灶。而短短一月之間風向變化峻厲至此,更令好事者大為唏噓,甚至編出了什麼「張上海下」的笑話——同樣都是穆國公府出身的人物,為何境遇竟有這樣大的差異!
近者狎昵遠者疏,時時貼身侍奉的同黨總是更容易博取偏愛,果然連穆國公世子也不能免俗呢。
不過,在張太岳風頭日甚,漸漸吸引了大半個京城目光之時。穆祺卻以歸鄉省親為由頭,私下從飛玄真君處討到了兩個月的假期,秘密離京南下。京中種種的新聞此起彼伏,張太岳的光輝灼灼奪目,他外出消息也就無聲無息的隱沒於其中,再沒有引起半點注目。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