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閣老趕緊頌聖:「皇上夙興夜寐,朝乾夕惕,也要留意龍體。」
真君壓根沒搭理他:「他們奉旨辦理通倭的大案,清點欽犯的逆產;這幾日恰恰查抄到了幾份重要的帳簿,所以才連夜上奏。」
此話一出,在場的重臣臉色都有些尷尬。所謂「奉旨辦理」,也是國朝潛規則之一;在朝廷查封逆產前皇帝派自己人先下手為強,讓錦衣衛與東廠私下去分潤好處,算是與外朝彼此分成的默契。但潛規則終究只是潛規則,公開出來大家都不體面。如今也不知皇帝是病中糊塗還是肆無忌憚,什麼樣的話都敢往外兜——引喻失義,不過乎如此。
但皇帝只徑直開口:
「帳簿的名錄,朕已經仔細看過了。你們知道抄出了多少麼?」
這句話平平而出,別人也就罷了;閆閣老與許閣老兩位老baby心頭有鬼,那是小心肝撲通直跳,一時居然不敢接話。還是李句容李棉花老老實實,乖乖捧哏:
「請聖上訓示。」
「大約總有六百萬兩。」
……六百萬兩?那也不算過分嘛!通倭的主犯一共抄出這麼多,其實也不算什麼離譜。諸位閣老見多識廣,是不會為了這一點稍稍超額的數字而驚訝的。許閣老與閆閣老心中微松,幾乎松出一口氣來——
「都是現銀。」
喔……啥?
這一句解釋石破天驚,不但前面的幾位閣老瞠目結舌,就連縮在後面一言不發,老老實實當乖寶寶的穆國公世子都愕然抬頭,愕然而不敢相信:
——六百萬兩現銀?
喔,不要誤會,世子倒不只是為區區六百兩的數字而驚訝;事實上人在朝廷久經磨礪,這種數字也不算稀奇。別說國庫每年的進項,就算是內閣中幾位大人家中的浮產,一一抄下來都絕不止六百萬兩;至於許閣老家幾萬畝水澆地、數百紡織作坊之類的不動產,其價值更不能以區區金銀計算。所以說,六百萬兩這個數字其實並不驚人,驚人的是「現銀」。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