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當然,作為這個時代最頂尖的水利專家,潘印川絕對有資格表達自信。這也就是封建時代利出一孔自然科學太不受重視了,如果換到推崇技術與理性的現代世界,這種超絕當世、足以改變黃河治理局勢的水利專家,地位可絕不是混吃等死的勛貴子弟可以比擬的。勛貴家的飯桶每朝每代都有,過江之鯽不足為奇,但一言可以興天下的水利人才,五百年內能夠遇到一個獨苗,那都算是老天爺高產至極。

只能說,天下的事情就是那麼難講,幾千年來最出色、最優秀的水利人才,居然並不誕生於黃河水司衙門,甚至生平與河工及水利都毫無瓜葛;若以平生簡歷而論,此人與工程建築唯一的聯繫,大概只有三十歲時蒙受聖恩,幫真君監管了一下修築宮殿的木料而已。

——一個修宮殿的監工,靠著翻閱典籍和查找資料,隔著一萬八千里憑空想像出了治理黃河的最佳方案,這種匪夷所思到近乎於侮辱智商的爽文情節,大概是連小說家都不屑於相信的吧?

世子凝視著潘印川的神色,微微一笑:

「過譽不過譽,我也不知道。但張太岳將尊駕的主張都抄了下來,我也看過一二。」

潘印川趕緊起身行禮:

「下官的拙筆,真是有辱斯文,請世子不吝指點。」

潘撫按當然對自己的才幹極為自信,但十年宦海沉浮終究增長了閱歷。他深刻的明白,官場升遷不過只是一張嘴,全靠著上官的吹噓;要想實踐自己胸中橫亘已久的願望,非得要說服中樞的重臣不可。穆國公世子的名聲是荒唐了一點,但身份畢竟擺在那裡,只要能替自己宣揚一二,也是天大的好事。

所以他不敢稍有遲誤,立刻讓僕人在自己的行李中取來斟酌已久的題本,雙手捧給穆國公世子。這份題本是他近年以來的心血,相較於先前粗淺簡單的宣傳,更要精密細緻百倍。只要世子能領略到其中的一星半點,必定能夠體會他在治水思路上的重大革新,並為之傾倒讚嘆。

果然,世子接過題本後仔細翻閱了數頁,一雙眼睛便忽然瞪大,仿佛是大受震撼,不能自已。他呆愣片刻,又往後翻了幾頁,那眼睛便是越瞪越大,眼珠溜圓,神色古怪,儼然是震撼之至,不能自已了。

難道世子居然這麼快就明白了其中奧妙麼?潘印川既驚且喜,但只能小心試探:

「拙作有污貴人耳目,只求世子賜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