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記得,潘先生好像曾經給工部衙門上過公文,縱論河工要害。只是石沉大海,工部並未回文?」
「是。」潘巡按微微一愣,立刻回話:「那是卑職年輕輕狂時幹的事情。各衙門自有職守,哪裡輪得到下面的官吏多嘴攪擾呢?」
「也未必就是攪擾。」世子微笑了:「不過工部衙門自有職守倒是真的。這樣吧,先生以後要是再有治水的方案,直接往外務處寄就行了,不必勞動工部。」
·
穆祺屏退了一切閒雜人等,將房門仔細鎖好;環繞一圈再無疏漏,才放心盤坐在床上,從袖中抽出了一張小小的名單,在「潘印川」三個字後打了一個紅圈。
中樞有高、張、閆諸輩,地方有海、戚、譚之流,如今又終於設法籠絡上了遠在廣東的潘印川。到現在為止,外務處雖然僅創立三年不到,卻基本已將朝中人物羅織一空;如今一一點檢名單,即使以世子的心性,亦不覺矜矜自喜,大有天下英雄,盡入轂中的快感。
大安群星閃耀之時,也不過如此而已了!
所以說,前人的經驗雖然陰險狠辣,但卻真是好用。相較於古板僵化的六部九卿,臨時設立的外務處實在要靈活方便太多了。假借皇權的特許,世子可以輕而易舉的繞開朝廷規制的約束,隨心所欲的選拔自己喜歡的人才,並將他們聚攏於外務處的旗幟下,成為新政變法天生的盟友。表面上看起來朝廷的格局從無動搖,但政治終究是人的政治,當國家最頂級的人才都被抽走之後,六部九卿也就只是空架子罷了。
天下英傑匯聚於中樞,中樞英傑匯聚於外務處。推而論之,國家核心的權力,實際是由外務處臨時行走的義務工在行使。外務處人才濟濟,恰恰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徵兆。新政蔚然大觀,良有以也。
……不過可惜,無論如何謹慎使用,高、張、海、閆諸輩,都已經算是大安最後的波紋了。這一波人才消耗殆盡之後,老舊的朝廷還能讓誰來主持大局呢?
世子搖一搖頭,再沒有多想下去。
·
【歷史迴響·秘】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