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皇帝偷看心聲日誌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9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而他的合作夥伴——工部侍郎、外務處行走、東瀛事務全權大臣、海關事務預備大臣閆東樓閆小閣老,則親自在海關密室內召見了英吉利銀行的關鍵人物,並傳達了中樞的意旨:

「不要急,再等等看。」

「可是——」

「沒有可是。」閆小閣老道:「中央已經決定了,沒有可是。」

·

雖然消息慢了一步,但東南亞資本家的分析還是相當準確的。實際上,在籌劃海戰調集武器之前,戚元靖奉命南下,協同廣東譚子理料理海防事務,就曾經在京城拜見過穆國公世子及諸位重臣,並對戰事給出了直接的判斷:

僅以現在的實力而論,大安或許可以壓制住西班牙人,憑藉火器與地利取得一場或幾場大勝;但要徹底清洗殖民帝國的勢力,仍屬奢望。所謂見好就收,中樞應該要有恰當的預期。

世子仔細聽完他的解釋,認真問了一句:

「真的沒辦法徹底解決麼?」

「以卑職的愚見,多半如此。」 戚元靖道:「雖然籌備了數年,但海軍的船隻及人手仍嫌不足,經驗也實在不多。」

海軍力量的對比是最簡單枯燥的。陸上的軍隊還能施展奇謀巧計,藉助地利人心克服硬實力的不足。海軍大戰就是一對一的正面硬磨,磨到一方無法承受為止。大安在海防砸的錢不夠多,那軍艦噸位不夠就是不夠,什麼計謀都彌補不了。

世子縮回了圈椅上,哼了一聲。

「船隻不足。」他低聲喃喃,近乎自言自語:「正面交鋒不能制勝,難道用游擊戰?以現在的技術水平,倒也不是不可以……民用船隻相當快捷,打打輔助其實也不錯……群眾的汪洋大海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