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恰如天上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屯田尚書道:「若是官府放出風聲,聲稱以市價三倍收購,必會遏制大戶囤糧;若再減免災區的車船關津之稅,糧商有利可圖,則必定會踴躍運糧。假以時日,市面上糧食不再短缺,價格自然平抑。」

……

韶音被他們爭論的嗡嗡聲吵得腦仁疼,這些人說的看似有理有據,實則都沒說到點子上,還是在隔靴搔癢。

民間的糧食大部集中在士族手裡,尋常商販手中的存糧不抵萬一,禁不禁私糶都是杯水車薪,遠遠不夠救火。

若只是一州一縣的災荒,他們這些法子還算可行,如今災情已經有了波及整個江左的態勢,再發展下去就是全國皆荒、糧比金貴,無論是世家大族還是殷實糧販,誰都不會為了金帛之利售賣活命之物他們說的那些行商取利之法完全行不通。

說來說去,如今的困境就是兩個字:缺糧。

各處都缺,怎麼倒騰挪動都是缺,若想賑災,要麼挪軍糧、要麼抄大戶,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溫衡沉吟了許久,開口道:「夫人,運輸糧食損耗過多,與其移粟就民,不如移民就粟。吳會地區受災較輕,民戶頗多殷實,不如引導災民入揚州就食,如此也可集中治理,維護京畿安定。」

如今各地都自顧不暇,誰都不願接收流民,溫衡將話遞給韶音,是因為揚州刺史乃是六郎謝迎。若由韶音出面促成此事,荊揚彼此配合,會減少許多麻煩。

韶音明白他的顧慮,頷首道:「煩請溫先生擬寫文牒,揚州處不必擔心。」

眾人散後,韶音留下溫衡一人,淡淡道:「庾、顧各家捐輸有功,我感念他們的恩德,欲賜牌坊匾額以為旌表。溫先生看這表文寫什麼合適」

溫衡一怔,疑惑地看向她,有些不明白她的意思。

韶音露出個艷厲的笑容,耐心提示他道:「他們祖上的園林和田地還有許多留在揚州,此番引災民入揚,不如一併將這事辦了,也好教百姓們都知道他們的恩惠。」

溫衡一下子明白了她的意思,頓覺心驚肉跳,琢磨了一會,拱手道:「民眾大多不文,臣以為,不如就表』樂善好施之家『這幾字,也好教人一看就清楚明白。」<="<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