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把「水池一邊進水一邊放水」的經典問題稍加變形的秋華年理直氣壯地說,「這只是鍛鍊列方程能力的一個模型,現實中情況會更複雜,但類似的問題也不是沒有。」

祝經誠若有所思,已經聯想到了好幾個實際問題,不過都不是用目前書稿上簡單的方程式可以直接解決的。

他忍不住催促,「華哥兒這書打算寫幾章,其餘的什麼時候出?」

「我打算第一本只講方程,後面還有兩三章的內容,我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先提出一個思路,等更多擅長數學的人來完善它的實用方法。」

華夏古代數學史出過許多燁燁生輝的人物,秋華年相信裕朝也有這樣的人才,只是缺少啟發以及展示才華的機會。

蘇信白點頭,「書坊的章程差不多定下了,我過幾日便會開始收稿。」

蘇信白給秋華年看自己的計劃,新書坊的名字定為「齊民書坊」,借了已經流散失傳的古書《齊民要術》之名,以此表達書坊「齊天下萬民之需」的理念。

收書稿的告示也寫好了,屆時會在貢院附近的布告欄和祝家產業張貼。

書稿凡過初選,皆會給評語與五兩銀子的潤筆費,可以修改後重投,如果最終選用刻印,還會再給二十兩銀子的潤筆費。

之前祝家的書坊收書,小說話本等常見的閒書統一是五兩銀子,名氣極大者會提高到八兩,其餘書籍根據質量出十兩到十五兩不等。

齊民書坊的開價在襄平府書坊中獨樹一幟,但要求也是最高的,按蘇信白在收稿告示中所寫的標準,沒有點真本事,根本不可能過稿。

看著一應俱全的章程,蘇信白心頭微燙,原本死寂如雪的精神重新活了過來。

這個書坊真正辦起來後,大江南北,世代春秋,他的名字都會與書緊緊聯繫在一起,而不是只在祝家的族譜上記一筆蘇氏。

他站在桌案前發怔,從清淡的眉梢到單薄的肩膀,全部映入祝經誠盛著柔情的雙眸。

……

除了隔幾日去莊子上檢查一下棉花育苗情況外,秋華年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數學書上。

蘇信白的收稿告示張貼出去後,在襄平府文人間引發了不小的討論。

那些平日靠寫書為生的落魄文人,有的雖然眼饞高額的潤筆費,但不會寫齊民書坊要收的幾種書,有的則暗暗有了想法,決定動筆一試。

不靠這個賺錢的讀書人們看見「齊天下萬民之需」的理念和收稿告示上的要求,也各有想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