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爹系夫君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母親可還記得,兒子曾經跟母親提起過,官家這人,最是能記住眼前之事。北地百姓如何,他看不見,恩旨發出如何,他看不見,如此,於官家而言,這些可以不必理會。

可紀府諸人,更有祖父當年的學子好友,卻是他整日能見著的。有些事,自然是忘不了……」

之後的話,紀明說不出口。他知曉忠君愛國,明白天下大義。於己而言,沒有恨,沒有怨,已然廢了諸多心神。

停住話頭之際,紀明看了一眼侍立在素色帘子之後的田媽媽。田媽媽得令而去,親自出門將內外的丫頭婆子都調去了別處。

見人出得門去,紀明躬身替戚夫人續上茶水。

「母親,生而為人,又有什麼事,是簡簡單單便能夠辦成的呢。不過都是修行罷了,何談這些。」

戚夫人盯著一圈圈緩緩淡去的水波紋,「我是替你難過。明哥,你從出生起便是如此。」

「這世道不會因為我小,便如何,也不會因為我老,便如何。母親,我們僅僅是大鄴子民。」

僅僅是大鄴子民,非皇權之人,非皇親,非勛貴。

若是回鄉,尚且算得上豪紳。

沒有權利,沒有背景的憤怒,只是自己難為自己罷了。

這事兒,紀明早就看得明白。

單單一句話,直叫戚夫人楞在當場,半晌不敢去看紀明一眼。

好似過了許久,戚夫人顫巍巍端起茶盞,一飲而盡,復又砰的一聲將茶盞擱下。

捨去那份怨念,捨棄那份心疼,「明哥,你打算如何做?」

紀明因侍立在戚夫人身後,戚夫人適才的憤恨,而今的堅定不移,全然被紀明瞧在眼中。

他有些揪心。

這多年了,終於等到官家有了關口,惹了民怨。紀府,萬不能再等下去了。

雖說已經屏退左右,且田媽媽也去門外守著了,紀明還是有些不放心,上前一些。

「母親,而今前朝幾位相公,多少人關注著,後宮諸位娘娘,也不定有人盯著。這當中,京都百姓在看,北地也在看。事關春闈,文臣在看,事關陰山,武將在看。

今次春闈,必然是最為公正的一年。說不定還能和武舉左右並列。

當下,兒子去禮部遞狀子,禮部諸多人等,必然不會如從前一般。」

從前,那好像已經是很早的一個從前了。

大鄴法令,春闈大事,舉子需得攜狀子親到戶部衙門,方才算作報名應舉。

從前的從前,戶部收了紀明的狀子,轉頭卻來告知,他從未應舉,不曾親到禮部。

戚夫人擔憂道:「這只是第一步罷了。」

「阿娘莫急,倘若再遇前事,兒子已有對策。」

戚夫人急切地上前拉著他的手,問道:「有何對策?」

紀明僅僅是低聲道:「阿娘放心便是,不會再出任何岔子就是了。」

見人不願多說,戚夫人也就不刨根問底。自己的兒子,生養到這般大的兒子,他的本事如何,身為人母,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呢。

「好!我不問,且是按著你說的來。若是,」終究還是有些擔憂,躊躇一番,戚夫人斂眉問道:「若是遇著什麼要緊事情,一定要說與我聽。我雖是個後宅婦人,可到底年歲擺在這裡,前些年為這事兒奔走,認識的人估摸還識得我是誰。總歸一句話,有了難處,來尋母親便是。

我相信我兒定能妥當,可你也莫要忘了,你還有阿娘,還有個永遠的倚靠。」

聽罷,紀明不禁上前,在戚夫人前方跪下。心緒翻湧,他的阿娘,當年明媚嬌艷,而今沉穩妥帖。

若不是遇見這樣的夫家,這樣的丈夫,這樣的兒子,她應當如同隔壁褚夫人一般,約莫年少時分也如桑桑一般,嬉笑怒罵,甚是快意。

一時之間,紀明喉中好似有萬千螞蟻在撕咬,他低下頭去,任憑眼角的濕潤滑過面頰,

低聲應下。

「母親,該是不會再如此了。母親放心。再有,兒子如今已二十有一,長大了,會好好處理自己的事了。

以後,兒子會越來越好,紀府也會越來越好。

母親放心就是。」

因喉嚨的乾澀疼痛,紀明嗓音略顯沙啞,說出的話卻是擲地有聲,分外沉重。

這些年許久不說軟和話了,戚夫人動動嘴皮子,沒能想到如何安慰兒子,遂作罷。

腦子轉了幾個來回,想到北榜之事。

突然道:「此番恩科,既是為平北地民心,那必然是北榜。明哥,咱們等了這多年,等了這多年啊……」話至最後,已然有些顫抖。

話說北榜,本朝自古有之。因江南一帶文風最盛,遠勝於北地,歷來春闈,所取舉子,北地之人不過十之一二。長此以往,自然人心不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