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命在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閣下風塵僕僕,怕是累了,我叫將士帶你去吃飯休息。」

因譚楨未受燕皇冊封襲爵,是以商憫敬稱國主,而馬將軍直接稱譚楨為譚公,可見她對譚楨敬重,並不在乎她有無皇帝冊封。

馬將軍大步離開了,傳信去了。

隨後有兩名士兵進帳,客客氣氣地請商憫去外頭,現在已經是用飯的時間了,營地上空有炊煙升起。

商憫不被允許和譚國士兵一起吃飯,而是被請到了一間空的營帳里,不一會兒就有人把飯端來了,居然是熱的,還有一大塊烤馬肉。

商憫沒忍住多看了一眼,「這……」

譚國士兵的伙食應該不會這麼好,能吃得上肉,這得是軍銜頗高的武官才有的待遇。就算偶然有戰馬病死了,那點肉也不夠官兵分。

「馬將軍說您冒死傳信勞苦功高,把自己晚飯的肉給了您,讓您好好吃。」端飯的士兵老老實實地傳話。

商憫也沒糾結,下意識想嗅一口辨認裡面有沒有毒,但是忘了現在這個鼻子沒那麼管用,只聞到了撲鼻的肉香。

她餓了太久不宜暴飲暴食,慢條斯理地吃了起來。

武國距離哪個國家都很遠,傳信不便。

離武國最近的當屬梁國。

梁國,商憫幾乎斷定是譚聞秋的走狗,可是那兩封密信依然不得不傳給梁王,否則對方會心生警覺,知曉已經引起了武國的懷疑。但是傳信的時間商溯稍微延後了,目的是讓梁國知道得別那麼快。

第二近的是東南方的鄭國。可是這個近也只是相對的,到鄭國的實際距離比到宿陽近不了多少。

先代武王獲封時間較晚,大燕周邊一圈土地都被封完了,後面打退了鬼方,才把鬼方那塊偏遠的土地封給了武王。

至於翟國、趙國、宋國、譚國諸國位置就更遠了,中間隔了個大燕,收到信的時間都相對較晚。

武國密信首發六強國,待諸強國收到信,接著才是諸小國。小國處在大國夾縫之間,仰人鼻息過活,若身側大國無反應,小國國君也不敢輕舉妄動。

多半武國信至,宿陽皇帝剖心的情報也會被呈到各諸侯王的諸案上。

商憫撕咬著馬肉,邊吃邊思忖。

也不知那會是何等場面……那些肩負萬民性命的王看到那些信時,又會作何反應?

第141章

馬將軍出門不是為了去飼鷹的營帳找信鷹傳信。

身為駐守運河的將軍, 譚國官職最高的武將之一,傳承久遠的武將世家馬家的家主,她知曉許多尋常臣子不知道的秘事。

馬家追隨譚公一脈已久, 可以追溯到肅國滅國時,那時的馬家人隨著先代譚公攻破了肅國國都。

譚公得燕皇厚賞,馬家也跟著升官加爵, 為國主左膀右臂。

今戰事已起,馬思山自是義不容辭, 奉國主之命奔赴前線。

不過由於駐守的位置太過重要,馬思山又是譚楨最信任的武官, 所以譚楨秘密將一傳信靈物交給了她,囑咐她善用此物。

譚楨道:「據傳聞上古時期聖人們為了彼此交流也常用靈物傳信,幸好我譚氏也是聖人之後, 歷代祖先也知道此物重要, 一概小心保存,僅傳於家主, 今日正是派上用場的時候。」

馬將軍從懷中取出一隻布滿綠色銅鏽的金屬機關鳥, 將商憫的信塞入其腹腔。

銅鳥一顫,如真鳥般翻身而起,翅膀一掀,以人眼無法辨識的速度嗖嗖飛走。

譚國傳信靈物, 歸巢之鳥。

銅鳥共十隻,腹腔中空,可藏匿物品。一套靈物除銅鳥外,額外配一隻鳥窩和十根棲枝。

若帶走銅鳥, 等到了遠處再激發,被激活的銅鳥就會自動回巢。若有人揮動銅鳥所配的棲枝, 則銅鳥在傳信後可從鳥窩折返到棲枝的持有者身邊。

可惜靈物年代久遠,哪怕保存再怎麼好,還是損壞掉了許多,十隻銅鳥只剩三隻可用。

譚楨持鳥窩,她信賴的大臣執棲枝和銅鳥,必要時刻可傳信。只需一個時辰,銅鳥就能從譚國邊境飛到譚楨身邊。

馬將軍在傳信過後就陷入焦灼的等待中,只是等待太過浪費時間了,她又抽了一個時辰的時間檢閱軍隊,派親兵去巡視邊防,看抵禦燕軍進攻的陷阱和攔截線是否完好。

忙完了這些,離譚楨回信還有好些時候,她沉思一會兒,去找了商憫。<="<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