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命在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大人不是過於心慈,見了您之後我就知道了,您也是殺伐果決之人,該舍就舍,殺人也不會猶豫。」譚楨看著商憫,輕聲道,「只是大人相比其他人,不太善於騙自己。」

譚楨指著桌案上赤紅一片的沙盤,紅色陣旗插著的都是正在和燕軍交戰的城池。

「您問我會不會殺那些燕人。我答,會。」

她道:「我不殺燕人,燕人就要殺譚國人。不殺燕人,他們就會幫助燕兵侵占我的國土,等他們贏了譚國,燕人還會與譚國人爭搶農田、水井……所以我要殺燕人,不止殺燕軍,還要殺參軍的勞役,殺給燕軍種糧食的農民,殺長大成人後可能會參軍的孩童,殺為大燕生育後代、再將後代送上戰場參軍的女人。」

「可能您會想,這些老人、小孩、女人和男人並不是自願的,而是被大燕逼迫的,被時局所逼迫的,這些人不該死。但譚國人也是如此,譚國人打仗,是大燕逼的!難道譚國人就該死嗎?」

譚楨語氣平靜得讓人心生寒意。

「『無』大人,我知道馬將軍為什麼會認為您心慈太過。在我看來,您不是心慈太過,您是思慮太多。」

「譚國人和燕人都家破人亡,若我只對前者有感觸,那我心中的顧慮便會少一分,愧疚也會少一分。將士陣亡,幾千上萬條生命消逝,可這些人的死換來了大燕兵力消耗,換來了我軍勝機,若只將目光著眼於戰場勝率,那陣亡將士的亡魂便不會使我夜不能寐了……」

商憫與譚楨對視,「您是說,人若想思慮不多,便要學會自欺欺人,學會不去想太多。」

「有些人天生冷心冷肺,不需要去學也能面不改色地殺人。」譚楨道,「大人顯然不是那種人,且你不擅長自欺欺人,所以思慮過多。思慮越多,就會越發猶豫。」

「譚公能想到這些,自然也不是天生冷心冷肺之人。」商憫認真道。

「馬將軍說你十三歲,我今年三十,學這個的時間可比你要久。」譚楨笑笑,「我倒要謝謝翟國,他們願接收流民,否則那些流亡者依然會被燕軍聚集,成為大燕的幫凶,屆時我真的會下令殺了他們。」

商憫道:「譚公學會了殺伐果斷,但心中並不是對他們全無感觸。」

「真是全無感觸,那便不是人了,是披著人皮的妖魔。」譚楨道,「即便是我,也想讓自己身上少背條人命。」

譚楨這樣的國君,在這個世道里其實也是少數。

沒有這場攻譚之戰,她在繼承國君之位後或許會成為一名名揚天下的仁君。

「受教了。」商憫垂下眼眸。

不是受教於譚楨的話語,而是她因譚楨所說的話,終於明白自己一直以來到底在糾結什麼。

到底該不該犧牲少數人而保多數人,這個問題沒有懸念,也沒有餘地。

不管是商憫、譚楨、鄭留,還是各國諸侯,他們都會做出一樣的選擇。即,犧牲少數人。

該不該犧牲?於道德上講當然是不該。

要不要去做?從現實層面講依然要做。

不這樣做,便連多數人也保不了了。

商憫困於這個問題許久,是因為她不知道在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後,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內心。

她可以做出這個選擇,然而做出選擇之後呢?她會想起因她而死的幾萬乃至幾十萬亡魂嗎?能夠在夜晚安然入睡嗎?

因為沒有經歷過,所以商憫得不出答案。

她去問馬思山,去問譚楨,想要知道她們在做出這樣的選擇後是否承受了內心的煎熬,是否因那些人命而陷入困頓。

馬思山的答案是不會。

譚楨的答案是會,但是少。

普通人不會面臨如此抉擇。

根本原因不是他們沒這個格局,沒這個器量,而是他們連活著都費勁,不具備登上決策者位置的條件。

這世上向來是少數人決定多數人的命運,國君來決定民眾的命運。

本不該這樣,可是世事如此,時勢如此。

商憫、譚楨,既被動,卻也極其主動地走到了主導者的位置上。

這是她們的身份賦予她們的責任和束縛,也是她們在自身信念支撐下所做出的抉擇。

以商憫所處的位置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做錯了選擇,而是不敢做選擇。猶豫怯懦,往往會把兩邊人的性命都埋葬進去。<="<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