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命在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如果這一切只是國與國之間的爭端,那商憫或許不會如此糾結,因為矛盾的根源只在「人」本身。

關鍵是,她知道了這一切都是妖所推動,那麼為大燕而戰的士兵還有百姓,他們就是被驅使的衝鋒陷陣者,是無辜的,這一層身份才是讓商憫心態糾結的真正原因。

人族自相殘殺,幕後主使高枕無憂。

而要徹底毀滅幕後主使,便只能先除去被她驅使的刀劍。

商憫想,其實她早在姬瑯舅舅壽宴之前,就已經做好了舍誰保誰的抉擇。

不暴露譚聞秋身份,可以讓她鋌而走險的同時又心存僥倖,綁死在皇后的位置上,不至於轉生遁走。

暴露譚聞秋的身份,固然會讓她一時潰敗,可卻讓妖族真正隱藏在了暗處,難以捕捉蹤跡。但暴露她的身份也有一個好處……起碼攻譚之戰有極大的概率,真的不會再打起來了。

無論如何,大燕本身是否會遭遇眾多諸侯的圍攻,清君側之名是否會有效果,這很難確定。

以此來看,商憫壽宴上的計策,何嘗不是在舍譚國一國呢?

為保證人族整體的勝利,譚聞秋不能逃走;為了斷譚聞秋的爪牙,便要用譚國儘可能地消磨大燕兵力,再鼓動眾多諸侯群起而攻之;為了令乾坤重塑,碎玉重聚,便要有一國吞併他國勝出,重新建立強大而統一的王朝,延續天柱封印。

這其中既是為了人族大義,也夾雜了不可辯駁的私情。

是商憫不能逃避,必須要面對的現實。

若她如譚楨所說自欺欺人,便是有意藏起了自己的惡,褒獎自身的好,從此模糊了公與私、善與惡的界限,用大義來進行自我麻痹,變成了連妖魔都不如的偽人。

商憫心中不期然浮現出了那日和鄭留相談時,她曾經說過的話。

「舍數百萬人,而保數百萬人。」

同樣的話,不同的時間,今日感觸要比往日更深。

她不再動搖,而是比上一次說出這句話時更為堅定。

「看大人神色似乎有所觸動。」譚楨道,「大人一路趕來,舟車勞頓,神思睏倦,本應先讓您去休息,但是譚楨還有一事,需要向您請教。」

「譚公請說。」商憫心中微嘆,已有預料。

「假若皇帝壽宴現妖是斂雨客在背後操控,那麼請問,他為何不對天下人說幕後主使乃是譚聞秋?」譚面色沉凝,「這其中有何考量?還請您為我解答。」

這一問若答不好,譚楨與商憫的盟友關係便會頃刻破裂。

沒有任何一位國君,能接受別人把自己一國上下當做棄子。

第158章

「我就知道譚公會如此發問。」

商憫神色不見異樣。

「譚聞秋出身譚國, 曝光其身份只有兩種可能。一是譚國污名徹底洗不掉,坐實與妖串通的罪名,攻譚不止。二是眾人相信皇后是被妖冒名頂替, 同情譚國,攻譚停止。」

她分析利弊,將其講給譚楨聽。

譚楨雙眼微眯, 「大人是想說,前者可能性更大?但若將斂雨客查到的譚聞秋欲傾覆天柱的目的和盤托出, 那我譚國便是單純的受害者了,攻譚可止, 且譚國可與眾多諸侯國聯盟共同抗燕。今譚國以一國之力面對多國聯軍,他日譚國亦可聯合多國共誅妖魔。」

譚楨果然不好糊弄,也糊弄不了。

「譚聞秋掌握轉生大法, 可隨時逃脫。其手下妖眾有多少, 也未完全探明,她至少活了兩千餘歲, 在各國中留了多少後手, 不得而知。轉生後會逃往何方,又會頂替何人身份,也不得而知。」

商憫知道瞞不了,便將話敞開說了個明白。她話語緩和, 觀察著譚楨的面部表情。

「老師做局,讓譚聞秋以為自己行跡未曾敗露,所以她仍在皇宮。若她逃脫,共同抗燕又有何用?滅的是大燕, 而不是已經躲起來的譚聞秋。」

見譚楨沒有反應,商憫又道:「老譚公為國為民而死, 在下深感敬佩。若只著眼於大燕而看不到那真正的仇敵,不光譚國人性命不保,天下所有百姓的性命,都將危在旦夕。如果譚公以為將譚聞秋的事大白於天下,便能萬事大吉,那就大錯特錯了。正因人族對妖族並不了解,所以才不能輕舉妄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