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日的夜裡,起了點風。
四五月間的豫州多起北風,今日也不例外。
波才並沒意識到將營盤駐紮在長社的南方是什麼問題,可對皇甫嵩來說,這卻無疑是個擺在他面前的戰機。
喬琰提供的破敵先決條件,她在信中已與他明言,正需要他直入波才營中,造成些混亂。
信中附帶的還有合適突入的位置,正是喬琰和程立這數日來對營盤的觀察所得。
她對皇甫嵩有所要求,倒並未讓這位左中郎將覺得是什麼麻煩之事。
恰恰相反,他以為,所謂裡應外合正在雙方通力合作之中才有意義。
誰讓皇甫嵩可不樂意做什麼躺贏的舉動。
更何況,在喬琰那封極盡所能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未來棟樑的信中,無形間也對皇甫嵩多有吹捧之意。
所謂「不懼皇甫將軍不能慧眼識人,明曉戰機」,正是對一個將軍絕佳且不動聲色的誇讚。
既有破敵的目標,又有小輩的景仰之詞,皇甫嵩自然是要盡心竭力的。
說不好是否是歷史的必然,還是因為喬琰讓田彥以硝石流火之箭作為通知長社的信號,對皇甫嵩也起到了一點提點的作用。
他依然選擇了火攻。
傅燮與朱儁作為前鋒各領一支突入波才部營帳的時候,皇甫嵩一身輕甲登上了城頭。
他的父親皇甫節就任過雁門太守,他的叔叔皇甫規擔任過度遼將軍,在他的少時記憶里,對峙外敵無疑占據了絕大多數。
也正因為這種與尋常的洛陽高官不同的經歷,讓他在對上黃巾之亂的時候也有著遠超常人的冷靜。
在他的視線中映照出一點火光之時,他當即抬起了手。
早已在城頭上備戰的軍士緊隨他的指令,將熊熊燃燒的火把綁上了城頭,幾乎連綴成了一片風中灼灼的火海。
而幾乎在同時,當先縱馬踏破黃巾營地藩籬的傅燮一把甩出了手中的火把。
波才在長社城下駐紮的營地,因去歲大旱,今歲雨少的緣故,雖然也講究營盤的牢固,卻更接近於「依草結營」的方式。
縱然不至形成什麼火燒連營的情況,卻也足以讓傅燮甩出去的這支火把,在落上營帳的一瞬間燃燒了起來。
驚覺起火的波才部士卒剛踏出營帳,迎面而來的便是一桿雪亮的長槍。
傅燮縱馬持槍而來,一槍洞穿了他的咽喉。
仿佛是為了與他此舉相互應和,在長社城頭上恰在此時響起了戰鼓。
皇甫嵩發起了擂鼓的指令!
戰鼓在夜色中響起,形成了一種有若雷鳴的聲響。
這聲音伴隨著馬蹄聲將人驚醒,讓人猝不及防的心悸。
僥倖沒遇上傅燮突襲而來的黃巾提著武器走出營帳,便看到營盤之中似燃起了多處的火。
若只是如此便也罷了,在人本就處在半夢半醒的狀態下,難免便會朝著那個最特殊的聲音發出的方向看去。
可這一看之下可不得了。
倉促間的不辨方向里,這些本就沒有多少作戰經驗的黃巾並未意識到那是長社的方向。
自營帳上方越出的視線所見,他們看到的只是天邊的一片火焰以及彤雲。
而在風勢撲面帶來的些許熱氣里,幾乎要讓他們以為這片火焰並非點著在長社城頭,卻分明是朝著他們所在的方向燒過來了!
當第一聲驚呼在營寨中發出的時候,這種驚慌的情緒當即就擴散了開來。
不過事實上此時的情況還遠沒有到那麼危險的地步。
營中的著火併未造成太多人員傷亡,長社城中所擁有的守軍人數也註定了這一番突襲而來的兵卒不會太多,騎兵的比例也同樣不高,倘若波才部中的人早早發現此時的情況還可遏制,漢軍也非不可戰勝之敵。
他們完全可以來得及來上一出人海戰術,反過來將入營之人都給解決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