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早年喪父,這便等同於是他母親造成的耳濡目染影響。
喬琰此前就在想,如同楊修這種聰慧卻有些不用在正道上的傢伙,到底應該如何教化。
蔡邕是個開蒙的好老師,卻顯然不是個合格的人生導師,誰讓他連自己的人際關係都處成了這麼個人憎鬼厭的樣子,而有黑山賊在側,喬琰自己也沒有這麼多多餘的時間。
反倒是徐庶倘若將他的母親帶來,未嘗不是個潛在的「教育專家」。
喬琰心中一念轉圜,卻未曾在臉上展現出什麼端倪來,只對著這縣令說道:「既是我的故交,我便先去看看就是。」
她踱步而出,果然一眼就在這縣衙之外見到了徐福的身影。
他一見到喬琰當即上前來行禮道:「喬侯勿怪,福此番接了母親一道前來,路上走得便慢了些,好在攜母平安抵達。」
喬琰朝著他身後看了眼,卻並未看見他的母親,只見一劍眉星目負槍而立的少年人,顯出一番卓爾不群的氣度,問道:「不知令慈……」
徐福回道:「母親乘車在後,因聞聽喬侯方進縣城,令我儘快趕來。」
他話畢,又側身引著喬琰朝著那年輕人看去,說道:「且容我先給喬侯介紹一人。」
「先前我與母親途徑長治遇賊寇險些不保,正是這位義士相救的。此人出自冀州常山郡,一手槍法當真好本事。因他言及有要事要見此地縣令,我便請他一道來了。」
在聽到冀州常山郡的時候,喬琰便不由心中一動。
而徐福話音剛落,這年不過十五六的少年上前來行禮所說的話,無疑印證了喬琰的猜測。
他拱手開口道:「常山趙雲,見過君侯。」
42. 042(小修) 英雄之酒
趙雲……
雖然說已經在清剿黃巾之時見過曹操、孫堅和劉備,在前來此地之前,喬琰也知道樂平與常山之間也不過是一道太行山脈的阻隔而已,卻也不曾想到,會在抵達樂平的第一日便見到趙雲。
喬琰甚至想點開自己的人物面板看看,她的氣運數值是不是在她不知道的時候出現了什麼變化,不然為何她上一刻還在想,以典韋的水準更適合當做一個近衛而不是縣尉,就有個趙雲送上了門來。
蜀漢楊文然評價,征南(將軍趙雲)厚重,征西(將軍陳到)忠克,這「厚重」二字實在是對趙雲全方位發展本事的評價。
無論是長坂坡之戰、入川之戰的四方征伐,還是任職桂陽太守、督軍江州的留守治理,亦或者是直言勸諫還田於民的長遠政見,趙雲無疑都有大局度量大將之風。
雖然如今出現在喬琰面前的趙雲還遠當不起那個「厚重」二字,在他尚未及冠、年輕異常的面容上,多少還帶有幾分跳脫的銳氣,但顯然這種銳氣更傾向於少年意氣,而非是那種魯莽意味。
不過,喬琰想將人拉攏到自己的手下,來擔任這個縣尉的職責是一回事,對方願不願意投效那是另外一回事。
喬琰心中思量不過一瞬,從趙雲的角度看來,這年少的縣侯也只是上下打量了一眼他這不請自來的陌生人後便問道:「不知足下所為何來?」
趙雲道:「為太行山中匪寇而來。」
在聽到趙雲的回答後,喬琰心中所想正是「果然如此」四字。
他果然不是慕名來投的。
這世上沒有這樣多的好事。
但這也實在不奇怪,趙雲上有兄長,若非因常山郡的推舉,加之常山父老在權衡公孫瓚和袁紹後,覺得公孫瓚更有行仁政之象,他大約也不會在初平二年前去投奔,而後又因兄長過世而回鄉守孝。
此時的趙雲更不可能像是徐福一般,因見她在黃巾之中的行事有世所罕見之態,故而生發出願為牽馬墜蹬的想法。
為除賊而來,也顯然更合乎喬琰對趙雲的固有認知。
這少年給出了個足夠直截了當的回覆後又道:「常山郡人褚燕於黃巾起義後領數千人聚眾作亂,為避王師鋒芒遁入太行山中輾轉作戰,時而出山掠奪城鎮,雲不忍見鄉里受難,聞聽君侯將入主樂平,而太行山匪也或有襲擾樂平之可能,故而前來一試。」
聞聽她入主樂平故而前來,可不是個尋常的表達。
喬琰心中揣摩後問道:「不知太行山中匪寇有多少人?」
趙雲顯然不是毫無準備來此的,他未曾猶豫便回答道:「張角授首後,褚燕部從中多有返鄉之人,餘黨三千上下,常山郡內小股賊寇,一者名為孫輕,一者名為王當,各率五百人投效褚燕,另有賊首名為張牛角,興兵於中山博野蠡吾一帶,約有五千人,正過常山郡,將至真定。」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