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清楚地看到,在這些黑山賊漸成氣候的過程中,就像兗州黃巾中也會出現如同卜己這樣的人物一樣,黑山賊中也有從掠奪侵占的過程中品嘗到甜頭的,將原本吃飽飯的目的變成了今時今日的樣子。
所以他也必須要尋找到一個合適的人來嘗試平定這個局面。
只是這樣的人並不好找。
正如趙雲先前所說,因他對褚燕此人的掌兵方略大致有些了解,所以他在留意到了冀州內剩餘的王師作戰方式以及常山郡本身的守軍實力後,放棄了將這兩路人作為自己的選擇。
而隨著黃巾之亂中各州郡的戰果和最後的封賞消息擴散開來,趙雲便將目光放在了與他有一山之隔的樂平上。
樂平縣的縣侯喬琰為父母報仇而瓦解兩州黃巾,更是在與張角的當眾辯論之中,憑藉智計而將太平道要義駁斥瓦解,這無疑是個有本事且善於以小博大的人物。
在趙雲的權衡比對,加之對黑山賊的應戰方式判斷中,他格外確信的一點是,大約也只有如同喬琰這般天資和智謀之人,才有可能通過特殊之法將黑山賊給拿下,而不是讓他們繼續流竄為害。
而在他途徑長治以北的山區,恰好遇到徐福和他母親的時候,他也更加確信了這一點。
以他短暫跟這二人的交流,他並不難看出徐福此人義氣縱橫,也有幾分智略的潛質。
他在抵達樂平後說是跟喬琰說的什麼遇賊寇幾乎不保,但實際上,在趙雲看來,就算沒有他的出現,徐福也足以應付彼時的情形。
畢竟只有兩人行路的情況下,也著實要比喬琰他們這轀輬車車駕一行要靈活得多。
而徐福的母親秦氏,也並非是手無縛雞之力之人。
要知徐福說的車架在後可不是母親安坐於車中,而是她自行駕車而來!
這實在是個於賊寇包圍中也並未表現出慌亂的巾幗人物。
這樣的一對母子,本可以在亂局平定之後的潁川安然度日,甚至於在趙雲的認知中,潁川也無疑是個對任何人來說堪稱聖地的進學之所,其中諸般名士風流,也非三言兩語可概括。
然而他們依然決斷分明地選擇了前來投奔喬琰,在徐福的言談之間更是對這位新敕封的縣侯多有維護擁躉之意。
這也無疑是讓趙雲越發堅定了自己的判斷。
能得此等人物認可,喬琰有真本事!
現在親眼見到喬琰,見到這位在平亂中堪稱中流砥柱人物的十歲萬戶侯,趙雲心中也不免覺得,固然還不曾見到她行事如何,但光是在她這幾問之中所表現出的氣度,便已絕非是個等閒之輩。
或許他做出的決定並沒有錯。
而他下一刻從喬琰這裡得到的回覆也不由讓他心中一定。
喬琰道:「我有除賊之心,奈何兵戈不利,民心不附,天時人和俱不在我,未到動時。」
她這話中是有殺氣的。
趙雲與喬琰目光對視良久,更確信,她所給出的並非只是個用來應付的答案而已。
我有除賊心,奈何刀不利。
他回道:「如此,趙雲可為一利刃。」
-----------------------
不過在當這個利刃之前,他還得先臨時擔任一下這縣中縣尉的職責。
當然這並不是要上奏朝廷確定這個位置的意思。
而是以喬琰話中所說,讓他暫時擔任這個位置,也好看看她這位樂平縣侯想要除賊、保衛樂平安定的想法並非只是個空談而已。
他若覺得喬琰沒有這個除賊的本事,大可以隨時離去,反正這其中也並無什麼綁定的關係。
此外,倘若趙雲當真覺得自己可為一利刃,也自然要與其他刀兵提前磨合才對。
趙雲顯然沒有意識到,喬琰並不只是因為臥榻之側還存在一黑山賊而務必將其剿滅,故而有這等表現,其實還頗有幾分別的圖謀,當即答應了下來。
喬琰隨後又說的以一月為期先行整頓內務與武裝,也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而他自擔任起這個臨時縣尉之後所見,正是這位年輕的君侯和程立這位樂平相一道,就前任縣令所留下的帳冊核查轄區之內的人口錢糧一一核查,確實是一個正在籌備整頓的階段。
他本還有那麼幾分疑心,也先自己給打消了。
何況在他看來,喬琰實在是要比那上一任縣令有擔當太多。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