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在趙雲提到那黑山賊的時候,表現得最為失態的顯然不是鮑鴻。

——他雖覺得自己在這一趟護送之中著實承擔了太多,現在還得因為喬玄宗廟未成而賊寇隨時來犯,弘農楊氏前來尋楊修的人未到以至於這位太尉之孫的安全也得在意等等原因,不得不留在此地。

但他到底也是從戰事中得到的升遷機會,一路做到洛陽北軍一校的校尉位置上的,還不至於聽到黑山之名就走不動道。

更為失態的自然是那位上一任縣令。

他本就知道褚燕在側,不知道何時就會危及樂平,現在聽聞還有個張牛角的勢力,越發讓他心神不定。

先前他急於與喬琰完成交接,也正是因為這種顧慮。

好在這位接任的樂平侯雖在洛陽耽擱了些許時日,卻也還算是來得快,也免於讓他在黑山賊的來襲中送了性命。

在喬琰抵達的第二日他便包袱款款去那平調的縣治上任去了,全無一點耽擱。

喬琰都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這位縣令當真是不想在自己的政績上增添任何的賊寇來襲污點,才離開得如此之快。

但趨利避害本就是人之本能,喬琰深諳這道理,便也沒必要對對方有什麼苛責。

何況,他走得這般著急,無疑也成全了喬琰。

趙雲親見這前後交接之中,在面對賊寇的態度上出現的對比,也越發確定,唯有喬琰這臨危不懼的統帥方才有破敵的可能。

不過也正如喬琰所說,要想除賊,前期的先頭準備實在必不可少。

樂平的萬戶並不是她在那個立體地圖上看到的山中盆地里撒一把米這麼簡單,聚居在縣城之中的,以村落的方式分布於山間的,在人口上幾乎都是對半開的。

或許對她來說唯一的好消息也不過是,這樂平因是個小縣,並無什麼豪強勢力,也就沒什麼藏匿人口。

倘若非要說有的話,也不過是在縣城之中有一大戶,乃是并州太原王氏的旁支,卻也並不像是兗州地界的豪強一般,還會以修建塢堡的方式獨立居住。

樂平地界上的這一位更像是個富戶,加之他到底年事已高,只有守成之心而無進取之意,故而在喬琰看來,他更像是這樂平縣中的一位鄉賢,也得了周遭對他一個王公的稱呼。

正因少有豪強阻力,喬琰的核驗人口之事進行得便格外順利。

此前有劉宏親口准允,樂平在五年之內並不需要向著洛陽送上獻費,這極大程度地緩解了樂平的財政支出。

喬琰也在和程立商量後決定,對樂平縣國範圍內的黔首知會,這以縣立國的第一年免除畝稅和口稅,而後以三十稅一的方式上繳農業稅。

在兩漢時期,絕大多數時期的農業稅始終保持在十五稅一或者是三十稅一這兩種,很難不說是否是西漢前期形成的優良傳統,即便是在漢桓帝漢靈帝執政時期也並沒改變這祖宗舊法。

但想要從民間盤剝更多的財富,只要敢想,總歸是有別的辦法的。

於是孝桓皇帝在位期間開始,在「芻稿稅」的基礎上又新增了個畝稅,以每畝地多徵收10錢的名目,更多從民間收錢。

也就是說,原本的樂平縣民眾需要繳納的稅賦包括十五稅一的基礎農業稅,也就是每畝地上繳六升這個定額產值,而後還有田畝稅、口稅以及芻稿稅等各種名目的稅賦。

這些稅賦累積到後來,原本可稱養民的十五稅一,竟只能算是稅賦之中的小頭了。

在未來的曹操治下,他對東漢的種種苛捐雜稅進行了整合歸併,改田畝繁雜稅賦為一項定值,也即一畝地徵收四升的糧食,而後以戶來論口稅,作為鼓勵生育的政策,但喬琰現在的情況和彼時曹操的情況大不相同。()

以縣治國固然是給了她不少決策的自主權,也因為劉宏對她的欣賞,免於這五年之內的獻費,但這並不代表喬琰就可以在自己的治下上來就弄出什麼大刀闊斧的改革。

尤其是當周邊徵收的賦稅還是原本狀態的情況下,她直接拿出近乎變革性質的舉動,等同於是在跟劉宏叫板,也無疑會引起周遭的民變。

統治者是絕不能看到這等情況發生的。

但是作為一個剛到地方的縣侯,因看到去歲天災後造成的景象,在限定為一年到兩年的時間內,對統轄的地方做出減免某些稅賦的舉動,卻是完全可行的。

畢竟在原本的歷史上,皇甫嵩就做過這樣的事情。

這也是得到過劉宏承認的舉措。

「免除口稅和畝稅二項,保留其他名目,在三十稅一的基礎上,以樂平每戶人口和耕地數目,大約每戶上繳的稅賦為二三百升。」<="<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