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此時的酒麴已經形成了專門的酒麴販賣行當,楊修在從那三人那裡問詢了酒麴製作的過程後,為免耽誤喬琰折騰這釀酒行當的進程,專門尋了晉陽城中最出名的一戶酒麴商。

這大概便是酒麴和原料得買貴的,人力可以僱傭便宜的……的直白表現。

畢竟等喬琰看到楊修的時候,看到的是他在第一輪發酵過程中自己也參與人工攪拌和壓榨的過程去了,將自己也變成了個包吃包住就夠了的廉價勞動力。

倘若楊太尉親自在這裡的話,大概沒法想像他的好孫兒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但反正多吃一點苦頭對他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也沒壞處,喬琰毫無心理負擔地讓他也把隨後的煎酒和分酒的活也跟著做了。

按理來說,在這種喬琰只是負責督辦的環境下,鮑鴻完全沒必要覺得她是在做什麼不務正業的事情,奈何她每次投放加料的事情,都必定會不管手頭在做什麼也要趕去,而後才折返回來繼續手上的工作。

喬琰知道自己是在放長線釣大魚,鮑鴻可不知道這一點。

以至於在得到喬琰邀請他前去品鑑濁酒的時候,鮑鴻甚至生出了一種這是不是多少有點不合時宜的感覺。

這位縣侯……實在做事風格出人意表。

然而當他飲下這小半杯燙過的新酒後,他卻將先前的想法給盡數拋諸於腦後了。

此酒甚妙啊!

這釀酒的原料和酒麴,連帶著釀造的環境和工具,他都是見過的,卻絕沒有想到,在這等粗劣條件下釀造出的酒,竟然會有此等香醇的風味。

然而他口中尤有回甘滋味之時,卻忽然聽到喬琰問道:「以鮑將軍所見,此酒可堪為英雄酒?」

什……什麼酒?

43. 043(一更) 晉陽王氏

鮑鴻這人怎麼說也是在京城裡混的,那些個話中潛藏深意的東西,他就算說不來,聽總是聽得明白的。

聽那些人打啞謎打多了,他也有了那麼點自認為可以算是直覺的反應。

比如說現在,在喬琰問他,此酒可否叫做英雄酒的時候,鮑鴻怎麼聽怎麼覺得這句話像是在說,他既然已經喝了這壺酒了,是不是就該當去剿匪去了,所謂烈酒壯膽送行正是如此。

雖然這酒不那麼烈,但顯然意義也……也大抵就是如此了。

鮑鴻的表情定格在了當場。「喬侯莫要與我開玩笑……」

他如今帶著抵達這樂平的也只有兩百多人而已,再如何算得上是精銳兵將,也難應付數十倍的敵人。

這不是去當英雄,是去送死的!

他剛琢磨起了自己也效仿那先前的樂平縣令,直接包袱款款跑路的可能性,又忽然見到喬琰笑了出來,「鮑將軍想到哪裡去了,我不過是在說此酒醇厚,堪配英雄飲,若要取名何不叫做英雄酒。」

鮑鴻一怔,訥訥回道:「……原是如此,原是如此。」

還好他剛才沒有直接將自己的心裡話給說出來,不然豈不是很尷尬。

他緊跟著又聽到喬琰說道:「并州之地苦寒,對酒需求更大,且邊關將士戍守比之境內更多戰事,一日之內便不知有多少英雄人物,此酒既誕生在并州,便也自當與此地契合,否則豈不可惜。」

鮑鴻不懂那些個銷售套路,卻也聽來覺得其中頗有可行之處,問道:「那麼喬侯是要將此酒打出這個名聲來?」

「倒也不是。」喬琰的回答讓鮑鴻不由一噎。

他發覺自己便不必想著能看透這位君侯,然她神色從容言辭篤定,分明也不像是存著什麼尋他開心的意思。

喬琰又道:「鮑將軍莫要忘了,我此前便同楊修說過,這釀酒改良一事,本就是為了打通我們與此地酒坊的關係,以釀酒之方換取對方採購米糧的渠道。現在也不該本末倒置。」

「一來我們還不曾有這個大規模生產酒的本錢,樂平今歲減免畝稅,發展農耕的想法並不會改變,二來我喬琰就算是個縣侯也到底是此地的外來戶,貿然和人競爭,於樂平無益,只有結怨而已。」

「三來——如今不過是個嘗試而已,往後保留這十方陶鍅繼續提升,尚不知會到何種程度,何必急於站到檯面上來。」

鮑鴻:「那果如喬侯所說,又何故要提英雄酒三字?」

「不過是為了更多的利益而已。」

喬琰的這個回答讓鮑鴻有些摸不著頭腦,不過他自覺自己不算是個聰明人,再一看楊修也沒聽懂喬琰的想法,他那些微的鬱悶情緒也就不翼而飛了。

再者說,他也實在沒有鬱悶的必要,反正他出動些許兵卒協助陶鍅之中的酒分裝搬上車,便能從喬琰這裡得好酒一品,總的說來他還是賺了!

正是如此!

他何必費腦子想那麼些個有的沒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