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來,他不免覺得自己和那為了一口喝的前來打白工的酒鬼有些共同話題了。
雖然在他搬完了酒,拍了拍那酒鬼的肩膀,一副很懂對方想法神態的時候,換來的是個有些莫名的神情。
鮑鴻倒是沒在意這個,轉頭就讓兵卒去留意樂平周遭的情況去了。
雖這一個月來那太行山上流竄匪寇仿佛銷聲匿跡一般並未出現,但趙雲所說的張牛角部和褚燕部會合的消息,始終讓鮑鴻有些緊張,生怕不知道何時就出現了點意外。
他卻並沒看到,在他身後,那「智才」收回了看向他的目光,本看起來有些懶散的目光里流露出了幾分興味來。
這喬侯著實有點意思……
也不枉他來這一趟。
他可不像是楊修和鮑鴻等人所以為的那樣,只是個以工代酒的尋常人。
他是刻意被楊修招進來的。
當然智才這名字確實有些敷衍,只不過誰讓他名為戲志才,這太原晉中又正好有個智的姓氏來源,他就正好借用了。
他自然也並非是太原人士,而是潁川人。
正是專出士子謀臣的那個潁川。
數月前,戲志才自潁川北上,與南陽何伯求一道抵達洛陽,何顒有意為三公府徵辟,所交往之人也大多有那些個一手的政治消息,戲志才雖暫時沒有出來做事的想法,卻也從中聽了不少,不免對喬琰生出了幾分興趣來。
在他看來,這世上雖有天縱其才之人,但到了喬琰這個程度的,讓人甚至不免懷疑她生而知之。
不過感興趣是一回事,要與之接觸是另一回事。
戲志才行事放曠,自然也並未在意於五月中旬在洛陽城中傳出的敕封縣侯消息,甚至照舊按照自己的遍覽山川四方行游計劃,離開洛陽北上并州,於雲中山一游後暫時在晉陽城裡落了腳。
也正是在此時,他收到了何顒的書信,提到了喬琰在京城中的一番策論,以及許劭對喬琰的評價。
戲志才回了一封信。
【郭林宗以王子師為王佐之才,伯求以荀文若是也,今皇甫義真與盧子干以喬侯為王佐,又有子將以其為雛鳳,然三人可堪王佐尚需時日,不若評說之人當先一決高下。】
何顒收到信,差點沒被戲志才這個促狹鬼給氣個半死。
看看他說的什麼玩意。
郭林宗,也就是郭泰,乃是和許劭齊名的評論家,他在太原之時,說太原王氏的王子師,也就是王允,是有王佐之才。
何顒呢,也就是何伯求,在先前居於潁川的時候,見到了荀彧,說他有王佐之才。
現在好啦,皇甫嵩和盧植說喬琰有王佐之才。
但是這三個「王佐之才」,現在一個在豫州協助黃巾平亂,一個還在家進學,剩下的那個現在才十歲,總之這三個人到底有沒有這個王佐之才的本事都還需要時間驗證。
那該怎麼辦呢,不如你們幾個評論的人打一架吧。
且不說讓何顒去跟皇甫嵩和盧植這等能上戰場的打,到底是什麼完全沒有可行性的事情,就說郭林宗吧,他跟許劭時常被合併到一處來說,可不是說他們兩個現在一南一北各有一評論家的名號——
要知道郭林宗早已經去世了。
難道他要到地下去找郭林宗打一架說到底誰更有才嗎?
好在何顒對戲志才荒誕不經的性情有數,這氣也至多不過是有些無語而已,再便是覺得這傢伙到現在還沒闖出個名聲來,實在是有些道理的。
但何顒大概也沒想到的是,戲志才寄回去洛陽的書信中雖然頗有對這評價不置可否的意思,實際上他可不是這麼做的。
在發覺喬琰等人因黑山賊之故繞行晉陽,又有個楊修不知道何故在城中招募釀酒的人手之時,因對喬琰的幾分興趣,他也乾脆混入了隊伍里,甚至打著有酒喝即可的名頭,連工錢都沒要,還給自己取了這麼個不走心的假名。
至於那些個釀酒的理論說辭,他在閒暇的時候多記住了些哪有什麼難度。
他也正好有了個近距離觀察喬琰的機會。
此前的一月之中,她對樂平中人口的統計和實行的一年減稅政策,已經讓戲志才看出了幾分喬琰行事的風格,而今日這一番說法,讓他越發確信自己得給喬琰打上一個「實幹家」的評價。<="<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