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喬琰既沒有讓人隨便送死的意思,也自然要先確定,十五六歲的張遼到底在武力值上是個什麼程度,若是讓對方直接殞命在了山匪窩裡,讓後來威震逍遙津的蕩寇將軍提前夭折,那便當真是一件遺憾之事了。
因她此番並未帶上趙雲典韋,沒有個高水準的參照,她乾脆尋上了王氏。
既然連宅邸都借了出去,只是再讓家丁跟個年輕人比試,可著實算不上是什麼麻煩事。
王揚是如此想的。
但在自家的護院侍從都被張遼和張楊二人放倒後,他還是忍不住苦笑著對喬琰說道:「若非知道喬侯與我王氏乃是友好關係,我險些要以為,喬侯這是帶人砸場子來的。」
張遼的表現未免過於出彩了。
但或許這也不難理解,熹平六年,雁門郡的軍民試圖反擊檀石槐的部從,卻失敗而回,死傷慘重,也讓於塞外崛起的檀石槐越發覺得,這并州之地乃是可納入他領地之下的存在。
在此等重壓之下,張遼唯有讓自己變得更強而已。
他甚至在心中有過盤算,若是此番不能得到刺史的重用,他便嘗試從雁門郡中小吏做起也好,總得做出些事情來。
意外遇上了喬琰,或許對他而言正是一個轉折的機會。
在擊敗了王氏那些個晉陽城中好手後,他毫無耽擱的意思,持著喬琰所給的「信物」徑直往雲中山而去。
只在上山之前,他又將這「信物」打開端詳了片刻,將喬琰所交代的說辭給重新回憶了一番,以確保並無疏漏之處。
「你說這辦法真的有效嗎?這個信物是不是太過簡陋了?」張楊湊過來問道。
和他第一次看到此物的時候,他做出了同樣的表現。
他擰了擰眉頭,不由嘆了口氣。
這是個什麼啊……
拿在張遼手裡的「信物」其實也可以算是一封信,但這是一張從喬琰那楮皮紙製成的書冊上撕下來的一張紙。
在這一頁留有筆墨書文的紙上,被人以木炭將其中一個「合」字給圈了起來,而落款則是——
一個牛角的圖案。
57. 057 雲中……
別說張楊這個粗通幾個字的覺得這書信不像個樣,戲志才眼看著喬琰認認真真畫出了那個牛角圖案的時候都笑得直想打跌。
「喬侯真是……」他笑了半晌得出了個結論,「真是神來一筆。」
此前喬琰以戲志才讓她在信中提及的光武除賊之說,乃是神來一筆,如今卻被戲志才將這個評價丟了回來。
但她此舉,卻無疑很符合張牛角的定位。
何況這信中所展示的也並不只是不識字而已。
這也正是一封最適合用來交給雲中山山賊的信。
---------
張遼上得那雲中山去,並未行路過半就已遭到了山中賊寇的阻截。
但他上手便夥同張楊一道將攔路之人給放倒在了地上,又旋即聲稱自己乃是受到了黑山軍首領的委任前來送信的,在對方端詳他的打扮裝束後許久,還是選擇將他帶到了雲中山賊首領的面前。
這山賊首領生得有些胡人的面目特徵,因其深目高鼻,而更顯出幾分威嚴來。
他漫不經心地把玩著手中的環首長刀,朝著張遼看過來,問道:「我聽說張牛角已經被樂平侯給擒住了,既成了階下囚,為何又要讓你來尋我,或者說,又如何還能讓你來尋我的?」
這後半句話里便明擺著是對張遼身份的懷疑了。
好在雖張遼神情清正,不像是個當過賊寇的樣子,但他旁邊的張楊身上,卻頗有那麼幾分粗豪之氣,讓山賊首領稍打消了幾分疑慮。
二人在上山之前便已經有了些心理準備,本也都膽子不小,此時面對對方的質問也不曾露出膽怯的表現。
張遼揚聲回道:「足下此言差矣。牛角將軍錯估了樂平的實力,不知那位縣侯能在短短一月之內說動縣中百姓歸附,亦有洛陽北軍在縣中駐紮,這才落敗,可一時之敗並不算什麼。」
山賊首領抬了抬下巴,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如今情形不同,樂平侯得勝後自滿,甚至任由我等之中的一部分在縣中走動,協助農耕之事,牛角將軍有意脫離對方掌控,便尋了個機會讓我二人前來尋個外援。若事情可成,便同對方瓜分這縣中財富。」
「我等有人手,若有請來的援軍做那個製造機會的引子,算起來也正是各出了一份力氣。」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