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棄舟登岸的短短時間內,乘坐兩隻大型羊皮筏子的四百重甲士也已經持盾持矛列隊完畢。

聽到喬琰點名,本還不算屬於并州軍隊伍的麴義應聲出列。

在他被喬琰調到這戰備前線後,這四百重甲士之中的三百人就歸屬在他的統領之下,也跟隨他進行著貼地倒伏後快速起身進攻的訓練。

此前他還不知道這到底是要用在何處,但在敵方軍營混亂中響起的警報號角動靜里,他心中已經有了個猜測。

果然下一刻他就聽到喬琰吩咐道:「你領著你的人伏擊在路上,一旦小平津關收到消息前來支援,務必將來人中的步卒給我留在路上!」

三百人並不是個太多的數目,可在小平津關中的守軍不可能冒著風險傾巢而出的情況下,又有這一段河岸並不太適合於更多人交戰的展開,這個人數已經足夠了。

更何況,連日的落雨讓河岸變得泥濘不堪,也正給了這些甲兵以突襲後製造更大規模混亂的機會。

眼見麴義領命而去,喬琰抬了抬手。

與典韋一道的另外一百重甲士也隨之投入了城下軍營的戰鬥。

重甲士在這種平地作戰上的優勢毋庸置疑。

在這種交戰中,身量和體重更大的一方於對沖之間無疑是占據優勢的,何況此時領著這百人重甲士行動的還是典韋。

這營地之中接連點亮的火光讓喬琰得以清晰地看到,在典韋率領人手的推進之中,那些僥倖聚攏起來的人手,又像是遭到了一道利器從中撕開。

典韋手持重戟一人當先。

因為那羊皮筏子的承重尚可,加之典韋的力量又大,他的身上乾脆套上了兩件重甲。若非沒有單獨定製的再大一號重甲,喬琰毫不懷疑在典韋的身上可以套上第三件。

好在以并州邊防要地製造鎖子甲的能力,這兩件重甲的疊加足以讓他變成近戰上幾乎刀槍不入的戰爭機器。

有重甲士開路,原本還在纏鬥中優勢不明顯的隊伍頓時取得了近乎壓倒性的優勢。

但這還不夠!

為了確保牛輔所統領的部從能在對上并州軍的時候取得足夠的壓制力,哪怕有半渡而擊的說法,在此地陳列的兵卒也有四五千之數。

在從第一波的偷襲中緩過神來,這些依然堪稱兇悍的涼州軍已經在嘗試進行一番防守反擊。

若非軍營狹窄積水,又被典韋的虎賁甲士攔在前頭,他們只怕早已經選擇上馬疾沖了。

可有喬琰親自坐鎮此地,又如何會給他們這等反擊的機會。

這孟津關以引火之法對外傳遞出求援信號的同時,喬琰也同樣令人點起了火。

眼見沿岸的五處火把亮起,分明不是在交戰中出現的意外,而實實在在是喬琰給對岸放出的信號,趙雲與呂布也率眾登上了船。

先行的三千四百人,所為的也不過是給後方的軍隊製造船隻登岸的機會而已。

那些船既然已經被打造了出來,自然還是要用的。

在馬鈞的協助下,這些船在安裝船槳的形制上要更像龍舟而非渡船,以至於當船隻入水後,立刻有如離弦之箭一般朝著對岸而來。

哪怕牛輔此時不是在城關之中與并州軍交戰,而是能在此時登臨城牆,他只怕也沒有這個機會做出阻攔了。

在此時搶先一步登岸的并州軍與孟津守軍所形成的膠著戰事中,牛輔完全不可能再分出一支裝備齊整的兵卒,來對渡河的船隻形成有效攔截。

而這些船的行船速度又足夠快。

快到西涼軍剛憑藉著人數搶占回來了一點微薄優勢,并州軍的後援就已經抵達了對岸。

這一個多月時間裡打造的大小船隻,足夠將他們之中的絕大部分人都給運送到這一頭來,包括騎兵!

趙雲和呂布所統領的隊伍已快速抵達了河的這一頭。

無人阻攔的環境下,哪怕是在登船下船的過程中還耽擱了不少時間,也完全不影響到他們此時的順利登岸。

喬琰人就在岸邊,面前是防備冷箭的盾牌,也當即對這兩人所統領的部從做出了安排。<="<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