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百人同時發出一個「殺」字所發出的氣勢,更是讓人不得不對這後方到底出現了多少敵人,產生一種錯誤的判斷。
徐榮深吸了一口氣,最終還是決定了往前。
前方還有入邙山的隘口,便是那孟津關下的戰事情況已經超出了他所能協助的範圍,他也可以快速轉道回返洛陽,加入到守城的隊伍之中。
然而當他往前奔行到已能看得見前方軍營的時候,他看到的卻是山頭山口都已經登岸的并州軍占據。
孟津關內的戰事,也已在人數優勢都不復存在的時候,徹底進入了尾聲。
牛輔在何處他不知道。
他能看到的只是,那位勝券在握的喬侯騎乘於送過岸來的朱檀馬上,提槍策馬立於一排甲兵之後,在周遭的火光中顯出好一派睥睨天下的氣度,也正朝著他看了過來。
眼見這小平津關的守將親自來援,喬琰不由笑道:「徐將軍,你這一出自投羅網,看來是要將小平津也送到我的手裡了?」
131. 131 奉詔討賊
「……」徐榮一時之間不知道該當如何回答。
他已將眼前的情況看得分明。
在他前方列陣的持盾重甲士,絕不是他在此時的騎兵衝撞中所能夠解決的。
在那邙山之上列陣的士卒已將手中的弓舉了起來,隨時可以朝著他們射來。
而在他們的後方,那依然還未知的埋伏勢力,或許不需多久就能趕上前來。
看起來他只剩下了兩條路。
要麼投身於這黃河滔滔流水之中,要麼向眼前這位并州牧投降。
徐榮毫不懷疑,在喬琰這場渡河進攻的同時,旋門關與太谷關的位置極有可能也已經迎來了自己的敵人。
這是三路進取洛陽!
而偏偏,他覺得最不可能完成進攻的這一路已經得手,完成了渡河一擊,那麼其他兩路又何來失手的機會!
只在他遲疑的這一點時間裡,他眼見河對岸的并州軍又多運送了一批人手上岸。
哪怕已經是勝利便在眼前的局面,這些并州軍也和涼州人的做派不同,並未在此時表現出任何的鬆懈狀態。
而是快速地將負責船隻往來的士卒預留出來,其他人都快速列隊於喬琰的後頭。
這正是讓她更進一步的底氣所在。
她說的不錯,他被困在此地,等到她整裝列隊完畢,朝著小平津的方向推進,在這絕對的人數壓制面前,他們也幾乎已經完了。
還是並無主帥所在的小平津。
所以這兩處河渡關隘,其實都是已經丟失的狀態。
下一步的進攻洛陽,在地形條件還不如此時苛刻的情況下,對她來說應當更是輕而易舉之事。
那麼,他是否還需要為註定戰敗的一方堅守陣地呢?
他雖可算是董卓麾下的重要將領,卻不是他的心腹,也與他沒什麼親戚關係,在董卓的敗退幾成註定的時候,他其實也不得不給自己連帶著部將尋找一條退路。
讓徐榮下定這個決心的,是牛輔在此時被人給捆了出來,帶到了喬琰的面前。
被人來了這麼一出神兵天降的夜襲,作為戰敗的一方,牛輔絲毫沒在此時反思自己的飲酒誤事行為,以及對營地的缺乏管控疏導,是否是助長了喬琰的趁夜偷襲,反而當先看向了和喬琰正處在對峙狀態的徐榮。
牛輔的模樣狼狽異常,卻當先仰頭朝著徐榮看來,怒道:「我就說你徐榮不是個好東西,果真是你將這并州軍給引過來的!」
徐榮還未開口為自己申辯,喬琰已先忍不住嗤笑道:「我說牛中郎,你到底是從何處得出的這個結論?沒看到你們徐將軍是帶著騎兵想來解救你,結果現在被圍困在了此地嗎?要我說他與其救你還不如直接撤回洛陽算了,起碼可以直接在董卓老賊的面前表現,不必被你在背後告上一出黑狀,你說是不是?」
這最後五個字,喬琰問的可不是牛輔,而是徐榮。
他臉上的神情變幻,在夜色中有些難以辨認清楚。
可在數息後,他所做出的動作卻很是簡單明白。
他忽然從馬背上翻身而下,朝著喬琰所在的方向走出了幾步,停在了盾牌之前,摘下了頭上的頭盔抱於臂彎,單膝著地跪了下來,「幽州玄菟郡人氏徐榮,見過君侯,如蒙不棄,願替君侯效犬馬之勞。」<="<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