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喬琰按照這些人的勞工,給步度根折算了對應的煤炭收穫,都沒能改變他在離開前欲言又止的幽怨目光。
還是讓張遼再鎮著他一點的好。
而謀士這頭……荀攸她肯定是要帶的。
荀公達最擅長的還是交戰應策,正可以給她查漏補缺,若非如此,此刻身在長安的荀爽,在早前也不必將荀攸推薦到她的手下來。
再加一人的話,喬琰最終決定帶上程昱。
收到喬琰的這個邀請,程昱自己都有點意外。
按照喬琰每次離開都將并州內部的事務交託給他的情況,程昱本以為這次應當還是這樣的情形。
沒料到喬琰沒帶郭嘉和戲志才,而是帶上了他。
他眼見將他請來宣告這個決定的喬琰,此刻正望著面前的涼州地圖,目光卻並未落在安定郡與北地郡這個一開始便要進軍的位置,而是先看著那絲路中斷的河西走廊,而後轉向了金城以西台地更高的位置。
這讓他隱約在心中有了幾分猜測。
果然他旋即就聽喬琰說道:「比起奉孝和志才,適應涼州氣候的本事,我還是更傾向於仲德先生。此外——」
「我與先生,是否也已有多時未曾並肩作戰了?」
上一次配合行動,還是她手中並無多少人手可用的時候,籌劃那將劫糧的黑山賊給一網打盡,而後程昱便幾乎從事的是內政工作。
可非要算起來的話,有此等體魄的程昱,在必要的時候應當是算作武將的,在原本的歷史上,曹操給他的升官路線也是武將體系,甚至有過「程昱之膽,過於賁、育」的評價。
若不是喬琰手中沒有真正意義上長於庶務的文臣,程昱又最符合作為心腹的定位,她早應該給他換個位置了。
但放在如今也不遲。
這涼州之戰,考慮到涼州人對州郡長官的「審美」,他其實比賈詡和荀攸還要適合同行。
程昱朝著喬琰拱了拱手。
他已聽出了喬琰話中對他的倚重和期待,自然不會拒絕。
他只是又問了句:「在我等出兵之後,并州的內政如何安排?」
喬琰不假思索地回道:「令功曹、簿曹與治中各掌一份便是,其餘屬官我會對應安排的。」
故而在第二日她召集麾下人手集會的時候,便將這些安排說了下去——
與她同行的文官:程昱、賈詡、荀攸。
與她同行的武將:典韋、趙雲、褚燕、呂布、麴義、傅干。
兩個還不能算是自己人的外援:蓋勛、姜冏。
暫代州中事務:陸苑、秦俞、戲志才。
郭嘉和張遼等人依然負責邊境之事。
「涼州之戰要緊的是後方不能生亂,我令你和仲饒一道執掌內政,便是讓你替我看好并州境內的世家,無論涼州方面的消息傳達是否及時,都絕不能讓他們生亂。」喬琰將陸苑留了下來後,開口說道。
仲饒便是早前喬琰在給秦俞提供的幾個表字備選項中,由她選擇出來的。
俞有安定和美之意,田產豐饒自然也在其中,喬琰在備選中加入此字的時候是想到,後世有一名為「俞」者表字文饒,又在知縣任上開渠築堤植樹,多有善政。
秦俞當然不知道此事,她只是覺得,這還正合乎喬琰給她的職務定位。
見陸苑聞言並無重任在身的忐忑,而是大氣地應了下來,喬琰也不免露出了個滿意的笑容,繼續說道:「此外便是後勤補給軍糧的問題,春耕期間我不會讓涼州戰事成為并州的負累,但隨後的軍糧補給,并州內卻絕不能出差錯!」
陸苑回道:「君侯且放心就是。」
這些話交代完了,喬琰想了想又問道:「你父親那邊的情況你如何想的?」
也差不多便是開春時節,從南方還送來了一條消息。
袁術領了劉辯這一方朝廷的車騎將軍之位,駐紮於豫揚之間。此人又向來傲慢,竟以半個揚州牧自居,於九江郡募集重兵。
若只是如此便也罷了,他還公然勒令廬江太守陸康向其繳納萬石米糧充當軍資,在遭到了陸康的反對後,袁術竟毫不猶豫地將陸康打為叛逆,以其並未承認劉辯為天子、也未曾上繳稅賦為名,發兵向其征討。
此前袁術去信要糧,還只是這兩方之間私人的事情。
可他這麼一開戰,可就將消息傳遍各州了。
喬琰也不例外地得知了此事。
這確實是那路中悍鬼袁長水做得出來的事情,可這對於身在廬江且年事已高的陸康,以及陸氏家族百餘口人來說,就不是什麼好消息了。
陸苑聞言嘆道:「我如今能做的也不過是往廬江去信一封,一是告知於父親,我還尚在人間,二是告知於他,如若廬江郡治所舒縣不可保,不妨讓族人先來并州避禍。」
至於陸康能否聽得進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