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6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說,若喬琰所提供的經驗能在糧食增產上奏效,江東各郡將會將增產部分的三分之一送至關中。

這份以上貢天子之名送往關中的糧食,劉表是絕不敢出手搶奪的。

至於額外還有什麼條件,都可以由喬琰這邊來提出。

「所以君侯最後提出了什麼要求?」郭嘉與她在說起這事的時候問道。

他直覺喬琰提出的附加條件絕不簡單。

喬琰回道:「我告訴他,我需要江東自沿海縣鎮中選拔出海運造船上的好手,送一支二百人的隊伍給我,這就是我的交易條件。」

郭嘉道:「這條件對於揚州來說倒是不難,可涼州并州和關中並沒有任何一點海運的需求,他就不覺得奇怪?」

喬琰:「他當然覺得奇怪,但我暗示他,這是為了打袁紹用的。」

郭嘉一品她話中的意思,便知道她是如何矇騙的周瑜了。

打袁紹還真有可能要用海船。

按照絕大多數人對喬琰的揣測,等到穩定了關中局面後,她必然會先選擇收復幽州,而後揮軍南下和袁紹相抗。

公孫瓚為惡狼,袁紹也非真就是個敗絮,這先後二戰絕不可能像是涼州之戰和關中之戰一般,能以摧枯拉朽之勢終結。

那麼如何突破袁紹在冀州青州邊境所形成的防線,好像就成為了喬琰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她模稜兩可的說辭中,周瑜勢必覺得,喬琰可以在占據了幽州後,憑藉發展出規模的造船隊伍,以遼西郡或者遼東半島為造船基地,在三月內快速造船,直跨渤海抵達青州境內,成兩面合擊之勢,從而節省在這條對峙戰線上的消耗。

但她真是要將這些人手放在這個用途上嗎?

以及……她真就必定是先取幽州嗎?

別說被忽悠著答應了這個條件的周瑜,郭嘉都未必能猜到喬琰心中的準確想法。

他只知道,現在的頭號要務,還是送劉虞登基,以及拿下君侯應得的升職。

------

十一月和十二月好像過得尤其快。

長安南郊的明堂辟雍以及靈台都在十二月接近尾聲之前徹底完工,從這一日開始,自武關方向而來看到的長安南面門戶,就是一派體面威嚴的樣子。

與此地同步完成的,是位於長安城中桂宮以北的弘文館。

正如之前荀攸給荀彧所介紹的那樣,桂宮乃是如今的天子上朝之所,故而自弘文館所在之處朝著南面仰望,便能看到宮城城牆之內的飛檐殿宇,更有了一種朝入弘文館,夕為天子郎的錯覺。

在弘文館落成之日,喬琰還往此地觀摩過。

讓其他人未曾想到的是,正門牌匾上的弘文館三字既不出自於劉虞的手筆,也不出自於喬琰之手,而是那位草書之聖張芝所寫。

在喬琰請衛覬替她前去邀請後,張芝雖並未選擇出仕,卻去了樂平書院中任教。

因其既可算是關中人,又可以算是涼州人,這塊完工的牌匾無疑壓下了一些質疑的聲音——

有人覺得弘文館館主中沒有涼州人和關中人,也得算是歧視。

「地盤擴張之中的權力制衡實在麻煩。」喬琰一邊最後整理了一番身上的朝服,一邊朝著陸苑說道。

陸苑先前為確認信鴿到底應該飼養在高平還是金城郡,往涼州方向走了一趟,最終還是確定在了金城。

在替喬琰順帶巡察了一番涼州的情況後,她這才返回。

不過並不是返回并州,而是返回的關中。

按照喬琰的意思,陸苑作為她的心腹之臣,也當隨同她出席劉虞的天子即位典禮。

故而她此時出現在了這裡。

聽到喬琰這句小聲的抱怨,陸苑回她:「君侯若這麼說我也該問了,為何弘文館中沒有揚州負責人?」

見喬琰聞言好笑地瞥了她一眼,陸苑這才認真說道:「親疏遠近之分,利益高低之別,君侯已將其看得很明白了,更處置得足夠妥當。我等均願為君侯效死捨身,並不因您時時處處均無錯漏。」

這話說的不錯。

一個領袖可以犯錯,就像當年定那首功制度的時候郭嘉為她糾正的誤區一樣,這都是在決策中難以避免會出現的。

但當她置身在這個長安城,為了謀劃將來十年乃至於百年之功的時候,她比任何人都沒有這個條件犯錯。

不過,從下屬口中說出的允許她犯錯,還是讓喬琰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縷清晰可辨的笑意。

也正是這些人際脈絡,將她越發緊密地與這個時代聯繫在一起,也在支撐著她繼續走下去。

直到贏下這場非生即死的戰爭為止!

恰在此時,從長安城的未央宮方向傳出了一聲擊鼓報時之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