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聲代表著辰時的鼓聲也意在提醒城中官員,天子即位的典禮將至,他們該當來做好準備了。
喬琰朝著外邊看去,此時的天色尤暗,可在城中已陸續傳出了動靜,讓這整座長安城頓時活了過來。
「如卿,我們也該走了。」
在即將邁步的時候,喬琰最後朝著門邊的鏡子看了一眼。
鏡中映照出的,是一張放在百官中間比誰都要年輕的面容。
哪怕前路漫漫,她也還有很多時間來走出那每一步。
------
這是公元一九二年的元月初一。
按照如今的算法,她十九歲了。
225. 225(一更) 劉虞登基
別人的十九歲在做什麼姑且不論,喬琰的十九歲,卻已堪稱位極人臣。
當桂宮宮苑之外群臣雲集之際,能如她這般同時位居列侯又位次不在四將軍之下,因而無論出於爵位還是官位考慮,都可著金印紫綬的,實在是一隻手都數的過來。
雖然在禮法上來說,盧植皇甫嵩這些人對她有提拔之恩的,且在名義上來說官位還在她之上,都該當站在她的前列,但當喬琰在程昱與陸苑等人的隨從之下來到桂宮之外的時候,眾人難以避免地先將視線集中在了她的身上。
百官與會劉虞登基之禮所著的吉服確實是臨時趕製的。
不過在喬琰將并州紡織工匠調度進關中後,這些量體裁衣後督造的吉服都讓人看不出任何一點敷衍粗糙之處。
考慮到經由桂宮內紫宸殿百官入會之禮後,眾人還需往城郊一行,喬琰讓人在吉服之內都縫上了一層棉夾襖,以防朝臣為寒氣所侵,在隨後的燔燎之祭中凍出毛病來。
這樣一來還有個好處。
盧植小聲對著皇甫嵩說道:「這還得算是把身形撐圓了一輪,看起來體面些。」
對漢末這種天災頻頻之年來說,能吃得胖可得算是一種福氣。
盧植這句調侃說得倒也沒錯。
前往長安維護漢統的老臣大多在這兩年間清減了不少。
他們因董卓挾制天子之事而夙興夜寐,又因長安百姓民生多艱而輾轉反側。
好在如今新年翻篇,或者說,自去年年末就已讓長安表露出新景象了。
皇甫嵩用示意他往喬琰方向看看的舉動,對盧植這話做出了個回應。
這吉服有沒有讓別人看起來顯得圓潤點不好說,在喬琰身上依然有種輕盈飄逸之感,至多是因為上玄下朱的配合而壓得沉重了幾分,卻也顯得這位少年天驕長身玉立,有造化鍾靈之態。
在行動之間,吉服裙裾之上的江崖海水紋似有流動奔騰之意,更是一派行動如風的威儀。
盧植望見這一幕笑道:「倒是少見她好好地將虎賁冠給戴上。」
喬琰平日裡一向是只以紫金小冠束髮,圖的便是個行動方便。
但今日乃是劉虞登基朝會的典禮,總還是要規矩些的,佩的便是那武冠所屬的虎賁冠。
此冠還有個名字叫做鶡冠,便是在此冠之上需插一鶡羽。
鶡是一種性情勇毅,好鬥不卻的鳥類,故而成為了秦漢時期對武官的寄望。
她也著實配得上這種寄望。
盧植與皇甫嵩的閒談之間,喬琰已走到了他們的面前,朝著這兩位當年的提拔之人行了一禮。
若非當年黃巾之亂中統兵的不是這兩位性情高直之士,喬琰也沒有種種行事的可能,更不可能讓她的戰功如實上報到漢靈帝的面前。
今日走到能扶持天子的一步,對她來說,這兩位長輩的援手必不可少,故而她這一拜實屬誠心。
只是這一禮中的潛藏意味,大概並不是在她面前的二人所能體會到的。
他們只是覺得她在又長大了一歲的新年,更讓人看到了舊日將盡中新人支撐門庭的希望。
當年對她這大漢王佐、股肱之臣的評價,在今日也終於落到了實處。
三人並未敘舊多久,就已聽到桂宮內傳來了另外的一道通傳鼓聲,而後便是從金吾衛統領鮮于輔喊出的與會入朝之聲。
盧植聞聽此聲,止住了想要再誇讚喬琰兩句的話茬,按照百官次序當先踏入了宮牆之內。
這桂宮紫宸殿,同樣是在喬琰領人重新規劃長安城的時候才重新修建的,在形制上遠不如當年的洛陽宮室宏偉,但好在喬琰的審美比起董卓來說那還是要強上太多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