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6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一面是在說,張魯是張魯,劉焉是劉焉,她針對張魯做出的軍事反擊,和劉焉本人沒有一點的關係。

另一方面也是在說,他在有了大將軍位置的同時,也該當在指揮軍事調度上為國考慮,少做出一些不經由深思熟慮的打算。

更有意思的是,她是在大年三十發出的出兵指令,這就把劉虞這位天子從中的關係撇清了。

上首的劉虞也自然聽明白了這種潛台詞,在這等情形下,給劉焉這個大將軍的位置確實有其必然性,只是這樣一來……給喬琰的位置就難免低了些。

劉虞自覺,這好像對不起喬琰為漢室所付出的努力,也對不起她彼時的救援之恩。

在暫時推後給武將定奪官位、先行散朝後,劉虞將三公都請來了此地商討。

盧植說道:「我看燁舒此提議妥當,陛下並非孝靈皇帝子侄,乃是以漢室宗親身份即位天子,益州牧劉君郎為魯恭王之後,師從司徒祝伯休,在天下宗親中也是一流的,直接剝奪其大司馬之位確實不妥。」

「方才在散朝後燁舒又問了我一句,莫非沒有這個大將軍的位置,她就勝不得袁本初了嗎?」

盧植朝著劉虞俯身一拜,說道:「若陛下真覺得未能給燁舒以大將軍位,是對其有所虧欠,令她領驃騎將軍位之餘假節鉞,又或是效仿昔年孝武皇帝與霍驃騎之名就是。」

何為效仿劉徹給霍去病的名號?就是在驃騎將軍前加「大司馬」三字,以示這驃騎將軍與他人不同。

當然,此大司馬非彼大司馬就是了。

劉虞沉吟一番做出了決斷。

在第二日的朝會之上,宣讀給武將的旨意便是——

以益州牧劉焉為大將軍。

以并州牧喬琰為大司馬驃騎將軍,出征期間假節鉞,可享開府募府掾之名,同領涼州牧之權。

以皇甫嵩為車騎將軍。

以荊州牧劉表為左將軍。

袁術領豫州牧之餘加前將軍號。

孫策領揚州牧,加征東將軍。

當然,今日所頒布的並不只是武將之名。

三公之下的九卿並未全數填補,但有幾個名頭已可落定了。

比如說被喬琰舉薦為弘文館館主之一的陳紀,便是九卿之中的大鴻臚,執掌禮賓之權。

執掌財政的大司農位置,則落到了程昱的手中。

掌衛兵的衛尉一職,由劉虞的武官從事鮮于輔擔任。

與盧植黃琬等人同往長安而來的士孫瑞為光祿勛。

九卿之下,將往樂平修養的荀爽,領光祿大夫之名,不在朝中任職,加金印紫綬之榮,也即金紫光祿大夫。

荀彧如喬琰先前和他所說的那樣,領侍中之名。

按理來說,侍中的作用應當是協助尚書令共議軍國大事,但在尚書令尚且空缺的情況下,協助三公處理外朝政務便是。

余者不予贅言。

這些尚且空缺的高位與弘文館對外做出的募集賢才舉動,無疑是一個更讓人趨之若鶩的信號。

但不管弘文館中到來的名士是何種爭相表現以圖上進的狀態,在此時有一隊人,在從趙雲這裡又領取了一隊扈從後,從斜谷道朝著漢中方向而去。

他們要去頒布給劉焉冊封為大將軍的旨意

負責宣旨的乃是在劉虞擔任幽州牧時候的從事齊周。

在劉虞即位天子後,他在九卿之中的大鴻臚之下任職「大行」,因諸侯王列侯的敕封與奪爵,都由大鴻臚部門主管,故而這敕封相關事宜,就交到了齊周的手裡。

他朝著與他同行的另一人望去,對對方還帶著個戴帷帽的姑娘出行益州這件事,簡直不知道該當如何評價。

若是如喬并州那般……不,便是如那位新被委任為涼州別駕的陸夫人那樣的,齊周自覺也沒必要說什麼。

可他分明只見到被此人帶來的姑娘連面容都並未露出,又對這位同行之人以「老師」相稱,聽起來便像是那并州的樂平書院中的學生。

再說到他這個同行之人,齊周就更覺得有些莫名了。

此人的名字,在喬琰麾下好像實在不能算是出名。

按照他對自己的介紹,他自稱名叫李蒙,表字公明,乃是司隸人士,早年間就投效去了并州。<="<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