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8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田豐轉頭小心地問道:「老師這頭是又見到什麼妙對了?」

「何止……看看這份答卷就知道,這位來得可太是時候了。」陳紀忍不住面露喜色,「你還記不記得,大司馬給我們弘文館這邊的有一條要求是,讓我們儘可能地尋找有經濟方面才幹的人才,這不就來了一個!」

好事啊!天大的好事!

田豐接過卷子一看,就見此人在旱災蝗災的災中治理問題上,洋洋灑灑寫下的俱是對平抑糧價和物價,以及如何避免出現以物易物現象干擾貨幣系統的舉措。

這何止是經濟學人才,還是個極有實幹潛質的人才!

於是這兩張最為出彩的試卷在評判完成拆除糊名封條的時候,便引來了這些閱卷之人的爭相圍觀。

「扶風法正……」

這是那張用策出奇的卷子的答題之人。

法正本人的名字,在此時還並不出奇,但他的曾祖法雄一度官至南郡太守,祖父法真乃是極其有名的清高名士,父親法衍一度為司徒府掾屬、廷尉左監,這扶風法氏的背景一出,便讓人不難猜到他為何要參與這場考核了。

法真的傲然清絕脾性顯然在他的孫子身上有所傳承,故而他絲毫不想讓自己作為某人之孫,某人之子的身份進入長安人的視線之中,也並不想讓他這個十九歲的年紀成為評判他能力的影響因素。

喬琰的這齣糊名決定,恰到好處地戳中了他的心肺。

他大概覺得,這就是他證明實力最合適的時機!

而另一頭,那張展現出了非同一般的經濟學實力的卷子,也將答題之人的名字呈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零陵劉巴……我隱約記得,大司馬是不是曾經對他發起過邀請?」陳紀摸了摸下巴問道。

「您沒記錯,」荀攸在旁回道,「君侯兩年前就邀請過他,結果他非但沒來,還以訪友為名,跑到交州去了,似乎生怕自己被直接逮來長安。」

一聽這段插曲,再一看劉巴在這封答卷上給出的回覆,陳紀不由笑道:「這叫什麼?」

喬琰剛來到此地,就聽到了劉巴的名字,開口接道:「這叫梧桐成林,引鳳來棲。」

如今的長安,如何不能算是一片梧桐林!

295. 295 鑿……

哪怕是田豐這樣的「外敵」,在聽聞喬琰的這句話後,都不由流露出了幾分欽佩。

她這一句「梧桐成林,引鳳來棲」說得順口得很,讓人絲毫也沒覺得其中有何怨懟之意。

直到前三甲的試卷被拿走,預備送交朝堂之上再做出第二輪的評判,眾人才從郭嘉程昱等人的口中得知,喬琰對劉巴的延請,可並不只是在兩年之前輕描淡寫的一句而已。

劉巴暫無出仕之意,甚至在接到邀請後不久,就本著觀望的想法暫時南下交州,喬琰依然讓人往他所在之處送了一本書。

這本書該當算是從備急方書之中劃分出來的一個部分,乃是池陽醫學院之中對於南方瘴氣之疾的調治之法,以防劉巴在客居交州期間直接病倒在了那頭。

她雖未曾再提邀請之事,但也正因為這份上心,讓劉巴身居交州也不忘留心於中原局勢。

尤其關注的,正是去年關中地界屢屢發生災變之後長安朝廷對此的處理之道。

收容他的交州交趾太守士燮都說,既然他對長安局勢有所牽掛,還不如早早回返算了。

像他們南邊這種地方,有雄圖抱負之人可不會多留。

對比一下劉巴的待遇,同在士燮這裡避禍的另一個人別提有多羨慕了。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許靖許文休。

他因先前在揚州對孫策給出的那句「有似項籍」的評價,在會稽郡也沒敢久留,聽聞孫策有南下會稽的想法後直接跑路去了交州,得到了士燮的接待。

即便接待他的人得算是交州的豪強一霸,他在此地所受到的禮遇也頗佳,交州到底不是中原,對許靖來說並非是他頤養天年之處。

偏偏他並沒有一個合適回返中原的理由。

昔年許劭許子將對喬琰做出那「雛鳳有清聲」評價的時候,許靖早就已經和自己的從弟鬧翻,故而並未在場,以至於少了個和大司馬攀交情的由頭。<="<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