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7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她,連帶著被她所引領的民眾往前邁出的腳步都顯得極為踏實。

所以即便喬琰本人並不在洛陽,這兩年間她在洛陽留下的種種傳承教授的意志卻還殘留在此地,讓此刻即便面對著的是袁紹和曹操從兩路方向的突然來襲,此地也絕不像是早年間的洛陽動亂一般,淪落到民眾六神無主的地步。

他們清楚地知道這裡是他們賴以生存且需要齊心守護的家園,更知道喬琰留下的荀彧等人連帶著守衛洛陽八關的將領,必定會傾盡全力地將敵人給攔截在外。

這樣的一份信念感,在後漢創立之初對於光武帝和王莽交手的記載中,從未在後者的身上見到,反而是天下歸漢之心在光武中興後越發鮮明。

可如今不同了。

哪怕是劉協此刻身在屋中,都能聽到這樣的保衛洛陽之聲正在以一種匯聚而來的姿態聚集到他的耳中。

這份信念感不應在劉氏,而在大司馬喬琰。

在劉姓宗室之中並未出現一位能力挽狂瀾之人的情況下,順天而為才是他該當做出的選擇。

他不必再有任何的猶豫了。

不過……

劉協此時還面對著另外一個問題。

他的養父為了讓他們能安全地和養母會合,在這個洛陽面臨戰禍的時候準備將他帶著回返漢中去,他要如何解釋,他並不打算回去,不是因為他想要和洛陽民眾共同迎敵,而是因為,他是曾經的大漢天子呢?

他實在不願讓他原本所能擁有的樸素親情和平靜生活,隨著這一出將玉璽送往長安的舉動而徹底化為烏有。

可好像,這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

倘若他說什麼他要參與到洛陽的守衛戰中,養父必定不會將他單獨拋下在這裡,到時候刀劍無眼,誰知道會面對何種結果。

他若是直接留書一封,言說自己要消失幾日,等到辦完了事情後便回返,養父必定會竭盡所能地找到他,倘若其中出現了什麼意外,等他回返後便追悔莫及了。

他該當如何辦?

劉協的目光一閃,忽然將玉璽揣入了懷中,從原本坐在床邊的狀態跳了起來,朝著門外奔了出去。

聽到後頭傳來了養父問他去往何處的問話,劉協高聲回道:「晚些再走,我要去和在這裡認識的人逐一告別。」

他的養父聽到了這句話便站定在了原地,並未繼續追出來。

可劉協當然不是去做什麼告別舉動的,他已徑直奔向了洛陽城中的一個地方。

因洛陽重建之中的種種雜事,喬琰設置在洛陽的辦事場地並不限制民眾入內,只要能拿出一個合理的面見長官理由便可。

身在洛陽的各位官員各自有其負責督辦的事務,也在進入這片區域之前會有人對來客進行引導。

或許是因為洛陽八關戰事的緣故,絕大多數人都聚集在了那招兵之處,就算真有什麼事務需要麻煩這些官員的,也都有意識地避讓開了這個時間,這便讓劉協抵達此地的時候,並沒有看到多少身在此地求援的民眾。

也讓他的出現顯得有些醒目。

當即就有人迎了上來問詢他有何種事情要辦。

劉協望著這些直到此刻也並未表露出急躁情緒的屬官,心中越發堅定了自己的抉擇。

他開口道:「請問楊德祖是否在此地?就說,漢宮故人來此,請他出來一敘。」

漢宮故人?

距離董卓領兵攻入洛陽到如今,已經快有七年的時間了。

劉協此刻出現在人前的樣子,也不過就是個十幾歲的少年郎,七年之前,只怕他連十歲的年紀都沒有,怎麼可能是什麼跟楊修有關的漢宮故人。

但這些屬官想了想,此時的楊修雖還沒有回返長安,而是在仲長統的那出鼎中觀辯論後依然滯留在洛陽,但在職權上卻不算是洛陽地界上的官員,頂多算個從旁協助的,這麼一來,荀彧、衛覬等人正在為洛陽北部防線多加商討的同時,楊修倒是沒有這麼忙碌。

他是可以出來見見客人的。

若是真是他的故人,就這麼錯過了也多少有點遺憾。

「勞駕稍等片刻,我讓人去通傳。」

劉協並未等上多久便見到楊修的身影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之中。<="<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