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陽子方才先往裡走了兩步,沒聽到身後人跟上來的腳步聲便停下來,轉身問道:「怎麼不走了?」
同悲放下手,稍顯遲疑,隨後口誦佛號道:「無事。」
「那便快些跟過來。」
「好。」
走過一段不算長蜿蜒小路,便可見歧陽子的洞府。說是洞府,其實只是一處寬敞些的石洞,又不知用什麼法子引了一泓山泉到洞中,除了緊貼山壁放置的十數架高閣書架、一張矮桌、二三蒲團之外,再無其他起居用的物件。
若說洞府內有什麼稀罕奇景,那便是那池子山泉旁不知是天然還是後來雕琢的石頭蓮台及一尊石佛像,石佛像正佇立在那池山泉水中,與岸邊的蓮台遙相呼應。
歧陽子將人帶進來便不管了,只逕自到角落放著的蒲團處盤膝打坐起來,他周身立時縈繞著一股無形的『氣』,教站在一旁的同悲漸漸看不清他的眉眼身形。
同悲先虔誠朝那石佛像一拜,而後走到石壁邊的書架上取下一卷書簡,一目十行掃過竹簡上刻著的文字,竟果真是佛門經卷,而這樣的書卷還並不止他手中一冊,其中甚至有幾架子上放的儘是寺中藏經閣都未收錄的孤本,唯有最遠處的書架上才放了些劍譜及丹器書籍。
藏書之人細緻用心,那些孤本時至今日仍被保存完好,依著古時經注名目規整放著,架子邊還刻了經注名方便翻找。
不論是佛像蓮台還是孤本經卷,都不該是一名道修的洞府里出現的物件。
同悲較常人少了些人的情感,故而此時雖有不解,卻無過多探究之心。記下經書存放的位置後,他取走兩冊古卷,卻仍不忘捧著數向經卷的所有者鞠躬致謝,儘管此刻歧陽子靜坐調息,無暇注意旁的。
山中洞府不見日月更替,只以術法保持洞中長明。
歧陽子坐在角落,同悲則捧了經卷,面對著那池中佛像坐在岸邊細細研讀,洞府內一時只聞翻閱書卷的聲響。
靜坐的時辰久了,加之內傷外傷均未養好,同悲身子有些熬不住,便將經書合起放回原位,看了一眼仍在調息休養的歧陽子,也不出聲打擾,拾了一個蒲團拖到一邊靠著山壁合眼休息片刻。
許是鎮伏禍獸著實消耗了他大半心力,不知不覺間,同悲竟沉沉睡去。
這一覺竟不知道睡了有多久,再睜開眼時,洞府角落的那張矮桌案已備搬到身前,桌上放著兩碟素齋菜一碗白米飯,還有一壺剛沏好的茶。
歧陽子右手臂撐著矮几案,歪靠著坐在桌邊,一隻手還抓著同悲先前才翻看過的經卷,只不過他目不能視,此刻是用指腹摩挲著上面篆刻的圖案。
「先前未得施主允准便擅自借閱,是貧僧失禮了。」
「我這兒沒有那些囉嗦俗禮。」歧陽子抬了抬下巴,示意同悲看向桌上的齋飯,又道,「幾個時辰前趁你熟睡時下山一趟去買來的,你且放心吃,半點葷腥都沒有,不會破你們佛門的戒律。」
同悲對口腹之慾其實沒什麼念想,況且無論飯菜可口與否,他魂魄不全,飯菜放入口中也嘗不出什麼味道來,每日不過是供著這副身子活著才吃些東西。
「多謝施主。」
僧人拿起碗筷,一口一口細嚼慢咽,進食時幾乎聽不到碗箸碰觸的響動,連咀嚼之聲都是極小的。
歧陽子看不見可聽得著,聞聲微微偏過頭來,笑著同對方道:「到底這一世是大富大貴人家出來的小公子,出家當了和尚竟還這麼講究。你當真沒想過聽從我的忠告,回去做你的富家郎?」
同悲進食時並未接話,而是等碗碟中飯菜都吃乾淨後才輕輕放下碗箸,雙手合十朝歧陽子微微躬身再謝過後才開口答道:「既入空門,紅塵緣分便已了。長壽短壽也罷,只要無愧於心中佛,貧僧便心滿意足。」
「你心滿意足,我卻還蒙在鼓裡。同悲和尚,聰慧如你,該知道我想問什麼?」
「不論施主信與不信,貧僧確實不知。」
「亡者轉世投胎需踏過忘川花海,屆時前生記憶隨三魂七魄在花海中滌盡重塑,轉世投胎後便是前塵盡忘的另一個人。魂魄不全者入忘川花海,除了化作那裡的花泥,別無出路。且不說你身懷舍利,前世根本不可能如尋常人那般入得輪迴。」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