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求佛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背後有一股推力,似風般托著同悲慢慢漂浮至半空,又將所有試圖襲向他的黑氣盡數震散開來。

落地前,那股無名之力反攻向黑氣本源,一瞬竟將其打散,露出本源掩蓋住的陣法本身。同悲最後就踩在陣法之上,而歧陽子的聲音也在這時傳入空境之中,迴蕩在他耳邊。

「以身為陣心,怕麼?」

卻是問話。

同悲口未張,是以心聲應答道:「佛門弟子遠紅塵、斷七情六慾,故而無懼。」

空境之中隱約似是傳來一聲輕嗤,那聲音極輕,之後也未在多言。同悲摒除一切雜念,盤膝靜坐於陣法之上,雙手合十,閉目誦念起佛經來。

而此時此刻,身處現實之中的同悲亦如空境中一般盤膝靜坐,雙目緊閉始終未曾睜開。

歧陽子雙眼仍睜著,眼中複雜,靜靜站在一旁盯著同悲的臉看了許久。末了,沒來由地嘆了口氣才馭風離開此地。

金光法相穩穩鎮在已經逐漸崩潰的封印法陣之上,而歧陽子也沒真讓僧人填了陣心,同悲靜坐的身前幾寸遠,一柄七寸余長的桃木戒尺正插在破碎的陣心處,兩寸埋於土下,霎時將大地的震蕩平息了不少。

歧陽子並未駐足太久,因為兩處陣眼是連著爆發的,另一處雖不是大旺村處已失了陣心,卻也不能長久置之不理。西邊這兩處封印陣大陣雖與海邊所用雙星互補之陣不同,卻有異曲同工之處,只是這兩處邪祟濁氣更強勁些,便反其道而行之,以互搏之陣將兩股混沌之力困在同一處。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混沌雖無靈智,可一旦成了氣候,彼此之間便是水火難容。雙生互駁的陣法就像是養蠱一般,逼得它們彼此爭鬥消耗,最終只能兩敗俱傷。

然而混沌之力過強,加之數百年來時移世易,為躲避戰火而逃入荒山的人們在此地扎了根,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的血脈延續,使得此地人丁興旺,可同時也在不知不覺間襄助了禍獸破陣。

大旺村後山的陣心鬆動被拔使得互搏陣法有了破敗鬆動跡象,濁氣自陣中溢出,而偏偏渾沌是最會蠱惑人心的東西,久而久之的,那裡變成了滋養禍獸的溫床。而歧陽子與同悲的到來自然激起了禍獸的警覺。

初時山中現出本相的那龐然大物仍然不是禍獸真正的姿態,歧陽子也因此不得不留下同悲看顧那處大陣,自己則隻身趕往另一處,若是真讓兩處大陣都被破壞,那屆時禍獸破陣將再無阻礙。

歧陽子到時,已有人先一步到了。

一佛一道分別立於大陣南北兩側,老僧將手中錫杖拄在地上,背後法相正逐漸成形,另一側劍修道子則已祭出自己的靈劍代替了先前近乎破碎的陣心,又輔以劍靈陣壓制禍獸逃出。

方圓十數里內是有人在此久居的跡象,只是此刻除了那一僧一道之外再無旁人,想來是有人幫著將臨近生活的百姓都遷了出去,以免萬一禍獸壓制不住逃出陣來,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會首當其衝。

然而情勢卻並未因一僧一道先行壓制而有所好轉,反而漸有分崩之兆,只是仰賴僧道各自修為不差才勉強維持著壓制之勢。

浮於半空的歧陽子秀眉微蹙,只因這兩處大陣互搏互生,二者強弱不均,則會起相反之效,故而那一僧一道施為於他而言無異於幫倒忙。

玄止先發覺了大陣已有崩潰之相,他的貼身靈劍代替先前那把破損的劍維持陣心,是以他能感知到陣下禍獸不斷衝擊著封印大陣,且破陣的勢頭仍有加強的架勢。

黑泥自陣心處湧出,雖一時不能傷到他與老僧同戒,可無論以術法打散多少次,黑泥都仍能捲土重來,其勢不可擋,竟漸有將他的靈劍逐漸『吞沒』之勢。

老僧的情形並不比玄止好,他是未成真佛的凡僧,禍獸濁氣包裹周身,幾乎是無孔不入。法相雖能抵禦片刻,可隨著禍獸破陣之勢漸強,他只覺喉頭腥甜,勉力壓下去好幾次衝擊的內傷,已是強弩之末了。

便在此時,歧陽子單手捏訣道:「十方諸天尊,雷召。」

數十道紫金雷光自天上劈下,並未傷及那一僧一道,只是將陣中翻湧的邪祟濁氣盡數打散,一瞬扭轉強弱之勢。

待到歧陽子落地,不待那二者說什麼,逕自走到陣中,毫不費力將玄止的佩劍拔出,揚手便丟了回去,又將另一塊桃木戒尺埋於陣心,雙手捏七品蓮花法印,沉聲誦道:「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與此同時,百里之外的同悲似有感應一般,靈識於空境中停止念誦先前的地藏本願經,轉而誦起心經來。

無人可知,相距百里之遙,一僧一道竟齊齊誦起同一經文。

陣下禍獸翻滾沖陣,竟至大地震動、山林中生靈驚懼而亡,一時死氣瀰漫,催動濁氣漸濃,狂勢加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