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9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武帝時期,此事就困擾著朝廷,形成了「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局面,雖然武帝以強硬手段暫時壓制,卻未能根治。

漢書有雲,「於是罔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併兼。豪黨之徒以武斷於鄉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爭於奢侈,室廬車服僭上亡限。」

致使「民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貧民雖賜田,猶賤賣以賈。」

在世族、官吏或明或暗的手段之下,農戶只能變賣朝廷分給自己的田地,以求活命。

到了成、哀二帝時,大量平民淪為世族的農奴、隱戶,進一步動搖了大漢基業。

光武帝以世族中興,更是受治於世族。

凡此種種,最終於靈帝時爆發,險些國祚中斷。

而現在,是根除這一痼疾的最好時機!

其一,阿姐盡掌朝政,小皇帝唯命是從,又有呂奉先為盾,朝中無人敢違逆她。

其二,此時朝中官吏,經過了十常侍、何進、董卓一輪又一輪的清洗,膽子沒有之前那些大,與世族的勾結也不太緊密,本身是世族的,也學會了低頭做人。

其三,阿姐剛對世族動過刀,世族心存恐懼,生不起頑抗之念。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何況,程昱現在還未回京復命,審查完徐州世族,又去了青州。

他就如同懸在世族頭上的一柄利刃。

任何想大聲叫喚的世族,都會想起荊州、淮南、徐州那些京觀。

所以,現在不清查,更待何時?

清查人丁,是斷世族隱戶。

清查田畝,是斷世族隱田。

他可以斷言,漢室幾百年來,治理世族沒有比眼下更好的機會。

這機會也是阿姐創造的。

對了,還有大將軍呂奉先。

也許他沒有這樣的初衷,但從結果來看,無疑是以身入局,誘敵入彀。

張禎也知道諸葛亮定然贊同。

跟聰明人說話,省時又省力。

微笑道,「若委你此事,敢不敢當?」

鹽務早已走上正軌,孔明有餘力做別的事情。

並非想要壓榨他,而是想給他增加資歷。

況且,他也是最合適的人選。

老一輩中,能做好此事的唯有賈詡,但大將軍府離不得他。

王允、士孫瑞、馬日磾等人,都無此才幹。

年輕一輩中,郭嘉也行,可他要隨曹操遠征。

其他人或許有某方面的長處,卻未必處理得了複雜的人事關係,統籌全局。

十九歲的孔明,是她第一選擇。

諸葛亮深施一禮,「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阿姐看重他,他又怎敢妄自菲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