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州歌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我之所以請辭,是因為我發現,在皇子們聰穎能幹的表象之下,大皇子狹隘,二皇子好鬥,六皇子隱戾,而他們卓絕的天賦不僅沒能壓制他們的劣性,反助長其肆意妄為。我用盡一切辦法都無法改變他們,我是個不合格的老師,我辜負了先帝的期望,自然無顏再做皇子師。」

如果是現在的他,一定不會就此離開文華殿。但年輕的時候,總有太多拿不起放不下的自尊心和羞恥感。明知自己走後不會再有人在學堂上壓制這些孩子,但當他發現自己一直被學生欺騙,且學生對此習以為常的時候,他的心仿佛被一下子敲了個稀巴爛,再也無法忍受,片刻都不願再待下去。

為人師表,循循善誘,他做得確實不夠。

裴明憫聽出其中飽含的種種憂鬱情緒,不禁想要安慰對方,「先生。」

「都是往事,只剩這一點唏噓而已。」張厭深反過來用眼神安撫他,然後靈光一閃似的說:「今日薈芳館重開,你我不如前往一觀。」

江南水患期間,為鼓勵國子監士子說服家族捐獻賑災銀款,忠義侯許諾在未來三年重開薈芳館供他們覽閱藏書、觀賞珍玩,並於館內為他們立碑著傳。

這是當時遠在江南的忠義侯托謝靈意之口向國子監諸生轉達的意思,裴明憫與晏塵水懷著同樣的目的在國子監與謝靈意撞上,親耳所聽。

裴明憫噤聲,起身疊掌相請。

兩人乘坐他來時坐的馬車回去,從安定門入城,直奔薈芳館。

薈芳館在內城西南角,這一帶皇家別院世家宅邸眾多,很少有平民百姓從此經過,今日也是如此。

然而離目的地越近,馬車行得越慢。裴明憫看到街道上有眾多年輕士子,因風急雪重,都打著傘,各式各樣的披風底下露出一截國子監生統一的襴衫下擺,說明他們此時的身份相同。

他的馬車上烙有裴氏的家徽,已經有人看過來,因此只看了一眼便放下車簾,道:「學生聽說,忠義侯還特地請了雲時先生坐鎮薈芳館。」

張厭深頷首道:「青川路雲時,先儒傳人,經學大家,正適合做薈芳館的一面招牌。」

裴明憫自然也明白這其中的分量,「就是不知侯爺是怎麼請動的。」

「雲時這一生別無所好,唯嗜書而已。他願意為明辨樓的藏書進小西山做先生,自然也能為薈芳館的藏書應忠義侯所請。」

張厭深與路雲時打過好幾年交道,後者是再純粹不過的人。若是路雲時看完了薈芳館裡的書,轉頭就去萃英閣,他也不會感到絲毫的驚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