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裡沒句好話。」崔連壁斥他,低下頭卻自言自語,「要是能捱過去,什麼都好說。」
捱過去,大家日子好起來,他也就可以致仕了。
賀今行在旁聽著,心中很不是滋味,遂告退出去尋謝靈意。
就這一會子功夫,外頭天色更暗一層,已有銀絲飄蕩。
吏員們撐著傘來來去去,寧西路民變的消息很快就在政事堂里傳開。
臨到下衙,賀今行注意到余聞道在直房外站了有一會兒。後者每日也在小二所和通政司之間來回,但像今日下午這樣有意無意地晃到他跟前,還是第一次。
他大約知道是為什麼。
余聞道磨蹭半晌,終於邁步進來,行禮叫了一聲「大人」。
賀今行這才直白地問:「可是為了荼州民亂的事?」
余聞道面帶憂色,點頭小聲說:「也不知安縣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了,屬下實在焦慮得很。」
賀今行沒有安慰他,如實道:「具體的情況要等兵部的匯報上來才能知曉。你現在不如說說,你在任三年,安縣民情如何?」
余聞道被他盯著,幾乎立刻就汗流浹背,隨即低下頭避開他的視線,吞吞吐吐地說:「您也知道,屬下是從雲織調到安縣的。這兩個地方的老百姓過的都是苦日子,但安縣原本要比雲織好一些。只是,自從發現鐵礦和銀礦,工部派了監事常駐,屬下按照命令徵調成丁開礦,農事就有些荒廢。後來又建一所攻城作,為了在規定時間內製造出足夠多的武器,只能徵調更多的役夫……」
話越說越慢,聲音越說越低,賀今行乾脆打斷對方,問:「前前後後總共徵調了多少人?」
余聞道答:「大概、大概兩萬左右。」
賀今行擰眉,「怎麼這麼多?」
安縣這種北方小縣,一縣人口恐怕都不過十萬。
「有些地方,譬如運輸礦石,牲畜不夠,只能靠人力頂上。」
「老少皆有?」
「……是,因為壯丁不太夠,所以把年齡也放寬了些。」
「還有這事兒?我在朝中怎麼沒有聽說過。」
「當時是十月,秋收已過,由工部派遣的那位主事上書申請,秦相爺也批准了。」余聞道連忙說:「屬下是決計不敢私自這麼做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