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9章 武則天獻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79章 武則天獻舞

平康坊,清風樓。

趙持滿坐在靠窗的位置,一邊喝著酒,一邊注視著對面春風樓三樓偏西的一扇窗戶。

忽聽「咚咚咚」的腳步聲響,長孫詮快步來到二樓,目光一閃,很快發現了趙持滿,大步走了過來。

「就知道你在這裡。」長孫詮來到趙持滿對面坐下。

趙持滿忙道:「我見衙里沒什麼事,就提前下衙了,您找我有什麼事嗎?」

長孫詮瞥了一眼對面的春風樓,沉聲道:「持滿,我年紀比你小,按理來說,不該說你。不過她畢竟只是個青樓舞女……」

趙持滿低下了頭,道:「您不必說了,我都知道。」

長孫詮沉聲道:「昨日陛下下了一道旨意,要挑選一名使節,出使倭國。大兄和我,都希望你接下此事。」

趙持滿微微一愣,道:「出使倭國?」

長孫詮道:「不錯,陛下已經同意與倭人談判,讓倭人賠償我們一筆戰爭損失。」

趙持滿皺眉道:「我不明白,既然已經打了勝仗,為何不一鼓作氣,滅了倭國,還要與他們談判?」

長孫詮緩緩道:「我也問過大兄這個問題,大兄說了,倭國沒那麼容易打下,陛下心中必有長遠之策。」

趙持滿沉默了一會,道:「若是讓我行軍打仗,我絕無二話。可談判這種事,並非我所長。」

長孫詮給他倒了杯酒,道:「大兄說了,陛下此次讓官員自薦,正是為了挑選人才。這是個難得的機會。」

趙持滿望著杯中酒,卻沒有做聲。

長孫詮道:「大兄正在謀劃,將你姨父調回長安,你若是能做成此事,必定對大兄的謀劃有所助益。」

趙持滿的姨父是韓璦,當初長孫無忌被罷官,韓璦和來濟都被貶到地方。

這兩人都是受長孫無忌牽連,故而長孫無忌對他們心存愧疚。

以前他有心幫他們,卻也無能為力。

如今朝局出現轉機,尤其是杜正倫的事,很可能讓皇帝心態出現變化。

長孫無忌覺得機會來了,便想利用趙持滿,將韓璦調回長安。

趙持滿聰慧之人,哪能不明白這中間的關係,卻依然沒有做聲。

長孫詮望著他,道:「持滿,你不願意幫你姨父嗎?」

趙持滿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道:「此事我可以答應,但我也有一個條件。」

長孫詮道:「你說。」

趙持滿沉聲道:「事成之後,希望小舅能幫我一個忙。」

「什麼忙?」

趙持滿側頭望著春風樓,道:「我想納絳真為妾,希望舅父幫我去向母親分說。」

長孫詮微微一愣,道:「你說的絳真,就是那個叫天水仙哥的舞姬?」

趙持滿點頭。

長孫詮皺眉道:「持滿,她出身不正,你若是納她為妾,必定引人閒話,這於你仕途不利。」

趙持滿盯著他,道:「聽說小舅當年犯錯,導致河北大量百姓流離失所,為做彌補,甘願違背律法,謀奪朝廷稅銀,請問這種行為,對您的仕途有利嗎?」

長孫詮搖頭道:「我那是良心不安,跟你情況不同。」

趙持滿一字字道:「她為了我,拋棄一切,不惜流落風塵,也要跟到長安,我若棄之不顧,這輩子也會良心不安!」

長孫詮怔了怔,沉默半晌,嘆道:「你既執意如此,我也無話可說,我答應你就是。」

趙持滿欣喜道:「多謝小舅。」

長孫詮望著他,道:「話說在前頭,朝中官員,想要爭奪這個使節位置的人可不少,你未必能夠得到。」

趙持滿目光灼灼的道:「還請小舅詳細為我說明一下,有哪些人會成為我的競爭對手?」

長孫詮緩緩道:「目前去鴻臚寺毛遂自薦的官員名單中,一共有三個人,對你威脅最大!」

趙持滿道:「哪三人?」

長孫詮微笑道:「第一人你也認識,禁苑狩獵時跟你交過手。」

趙持滿目光一閃:「韋待價?」

長孫詮道:「正是他。第二人,名叫駱賓王,李敬玄的門生。此人是去年登科的進士,雖不是前三甲,卻被陛下留在長安,在秘書監任職,說明陛下也很中意此人。」

趙持滿點頭道:「最後一個呢?」

長孫詮沉聲道:「此人叫李嶠,是永徽九年的進士,而且是第三甲,初授安定縣尉,去年任期滿,根據四年考評,升為鴻臚寺主簿。」

「此人言辭鋒利,銳意十足,據說很受張柬之的賞識,又是鴻臚寺官員,大兄說了,此人最有可能被選中。」

趙持滿沉思了一會,問道:「陛下挑選使節,可有什麼標準?」

長孫詮道:「沒有。兩日之後,陛下會召所有自薦之人,入殿考核。」

趙持滿深吸一口氣,道:「小舅放心,持滿定會全力以赴,爭取到這個機會!」

次日一大清早,趙持滿便去了鴻臚寺,申請出使倭國。

當天下午,下衙之後,他又來到姜恪的府邸拜見。

姜恪將他請入府中,茶畢,微笑道:「趙兄今日怎麼有空,來拜訪我?」

趙持滿道:「你馬上要離開長安了吧?」

姜恪道:「是的,明日就走。」

趙持滿站起身,長身一躬,道:「趙某想請姜兄幫一個忙。」

姜恪一臉詫異的望著他。

兩人皆出身天水,齊名於世。

因此,趙持滿一直對他有競爭意識,兩人以前見面時,趙持滿基本上都沒什麼好話。

卻不想,他今日竟會主動服軟。

姜恪一向對他頗為佩服,過去扶起他,道:「趙兄有什麼要求,儘管直言便是。」

趙持滿道:「我想請教姜兄一件事。」

日升日落,姜府的書房竟然亮了一夜,次日清早,趙持滿才告辭離開。

到了第三日,申時,申請出使倭國的十幾名官員,都被帶到了神龍殿。

殿內已經按照他們的人數,擺好了十幾張桌案,仿佛科舉一般。

眾人落座之後,還真有內侍下發了試卷,讓他們答題。

趙持滿在卷案上一掃,嘴角微微上揚,正如他猜測,卷案上全都是關於倭國的情況。

他前天夜裡,向姜恪請教了一晚上,問的正是倭國的情況,當即運筆如飛,很快將考卷寫完。

一輪篩選下來,只留下三個人。

趙持滿、李嶠和駱賓王。

至於韋待價等人,因為對倭國了解不足,被淘汰出局。

三人在殿內等候,過了沒多久,便聽腳步聲響,皇帝李治在內侍簇擁下,邁著大步而來。

三人拱手見禮。

李治走到龍椅上坐下,目光在他們身上掃了一圈,抬手道:「都不必多禮,你們剛才的答卷朕都看過了,以李嶠答的最好。」

趙持滿聞言,心中一驚。

他徹夜不眠,向姜恪討教,竟然依然輸給了李嶠,由此可見,對方比他準備得更為充足。

李治接著道:「現在朕給你們一人一份空白契約,你們可以在上面寫下我大唐向倭國提出的條件,誰寫的最合朕心思,就由誰出使。」

王伏勝很快遞給他們三份契約捲軸,三人各坐一案,研磨之後,卻都沒有動筆。

三人誰也沒想到,皇帝竟會提出這麼一個要求,故而一時間,都需要花時間斟酌。

思索良久後,趙持滿最先動筆,不一會,駱賓王和李嶠也先後開始書寫條約。

一刻鐘後,三人都寫好了條約,呈到了李治手中。

李治看完之後,眼中閃過一道亮光,原來三人提出的條件,一個比一個苛刻,稱得上獅子大開口。

然而這正合他的心思。

他目光最先看向駱賓王,道:「駱卿,你提出讓倭人賠償五十萬兩白銀,五十萬兩黃金,是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