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磨鏡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哈哈哈哈老子想起他們起初趾高氣昂後來狼狽無比的樣子就覺得痛快!假清高,活該給他們點兒教訓,老子生平最煩的就是自視清高的書呆子。」

一群殿前司禁軍用布蒙著口鼻,心甘情願地打掃著街道上的狼藉。

「別高興太早,我覺得沒這麼容易解決,以我對那些太學生的了解,說不定過幾天還要來。」

「他們既然不怕屎尿潑,咱們還怕什麼。再敢來,老子親自提桶澆他們一頭。」

……

「林尚書是不是有話要說?」垂拱殿內,木良漪懷抱白兔坐於案後,對面並排站著木良江、譚萬年與林如晦。

林如晦欲言又止。

木良漪道:「有什麼話,但講無妨。」

「回稟娘娘,微臣擔憂……太學為天下學府之首,如今太學生群情激奮,雖說暫時壓制住了,但是風聲勢必已經傳了出去。臣擔心各州的文人士子會受此影響,從而……」

「拒絕參加考試是嗎?」

「學子中間定然不乏有識之士,不會受流言蜚語的影響。」林如晦道,「但是世人大多聽風就是雨,一旦消息傳開,屆時定然要有一部分人被輿論蒙蔽雙眼,難辨真相而隨波逐流。」

「林尚書說的委婉,實際上後者這種情況更多。」木良漪道,「你的擔憂是對的,輿論雖無形,卻往往能夠決定成敗。」

「娘娘說的是。」林如晦逐漸意識到,面前的這位與先帝不同,跟木嵩以及當今也不一樣。一起議事時她看似雲淡風輕,卻總是能一語中的,同樣,聽取下屬的意見時,簡潔直接的表達比含蓄委婉的說辭更能令她滿意。

「依你之見,可有對策?」

「欲抵擋輿論之矛,只能以輿論做盾。」林如晦道,「若能請出一位在文人士子當中極具影響力的人出來支持秋日恩科,此局可解。」

這回沒有等木良漪發問,他便接著道:「齊家世代清流,家風嚴謹,從不涉足黨爭。且齊老太傅狀元出身,做過兩任帝師,主持過數次科考,在士子中極受推崇。若能請他出山,或可扭轉輿論風向。」

「兩位怎麼看呢?」木良漪問譚萬年與木良江。

譚萬年看向木良江。

「回娘娘,林尚書所言有理。」木良江首先開口道,「若能請齊老太傅出山,當前的困局便能解開一半。」

「但是林尚書也說了,齊家從不涉足黨爭。」他話音一轉,道,「且齊老太傅如今已經榮退在家,許久不涉朝政了。」

「木侍郎說的是。」木良江話落,譚萬年接著道,「齊老太傅若能出山自然好,但難的是如何請他出面支持秋日恩科。」

話是這麼說,但他心裡想的卻是,別說請齊安美出面支持他們了,他不幫著海山青等人罵他們就算好結果了。

所以說來說去,此局仍是無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