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鳳鳴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閣下這檢田的差事辦得漂亮,這回又少不了封賞吧。」郗符叉在胸間的手臂沒放下來,驕矜地瞧瞧她,忍了又忍,還是沒忍住,「……你進城時沒瞧見我的海東青嗎?」

回京好幾日了,就連個招呼都不打。

「雲笈啊,少餵些肉吧,都快飛不起來了。」謝瀾安與他寒暄一句,目不旁視地往大殿走。

早在她換回女裝之初,對他的態度便是這般敷衍了事。郗符也是賤,明知她喚他表字憊懶多過真誠,腳步還是不值錢地跟上去。

餘光掃視左右沒有耳目,他低聲問謝瀾安:「聽聞荀祭酒今日告病不來,你有什麼用意?」

此日是謝瀾安回京後首次上朝,陛下必定會在朝會上嘉獎她清田之功。荀夫子向來以這個關門弟子為榮,往日偶有不適,尚且兢兢業業地上朝從不缺席,何況是今日?

且聽阿弟說,近幾日御史台的人往大理寺跑得有點勤。

不怪郗符有這層隱憂,他實在是被謝含靈一出一出的給弄怕了。

想當初春日宴上換妝、斯羽園中搶人,到後來繡衣諫北伐、自揭銅礦案,哪一樁哪一件不是讓金陵跟著抖三抖的橫變?他只盼姑奶奶今天能消停點。

謝瀾安反問:「你朝食用的什麼?」

郗符莫名其妙。

「待會兒別太激動。」謝瀾安在邁進太極殿前的最後一刻這麼說,檻外的熹光與廷殿的陰影平分了她身上的大料青襴袍,給女子的背影鍍上莫測的威凜。

丞相王翱與揚州司馬王道真父子二人,已經早到廷殿,謝瀾安是為數不多來得比丞相還晚的臣子。

雙方分庭而立,視線交錯。

謝瀾安站在游龍漆柱下泰然自若。王道真目光沉鬱,不知御史台最近在忙活什麼東西,持中丞令牌在省台秘閣出入無阻。王丞相則一如既往揣著笏板,在文班列首閉目養神,兵來無非將擋,水來無非土淹。

卯時正,中常侍唱禮,羽葆華蓋臨於黼扆,皇帝身著日月星辰十二章文袞服升入帝座。

群臣肅穆,除了年事已高的王丞相自先帝朝便特許不跪外,文武臣工分兩列伏拜天子。

平身後,皇帝在臣僚中找到謝瀾安的身影,微微一笑。

「今日眾卿到得齊全。」皇帝沒有收回眼光,並不掩飾對謝瀾安的倚重,「謝御史入吳清田半載,勞苦功高,朕心甚尉,今回朝特賜卿畫輅一乘,玉璧一雙,田園十頃,以獎嘉格。」

聽到這些賞賜,謝瀾安身後那些忌憚她的朝臣暗自鬆了口氣。

賞東西比升官好啊,這女子已經是正二品官身,若趁這一回再升,那麼放眼朝堂,便沒幾人不屈就在她之下了。

謝氏女的能力誰也不敢否認,這一回三吳世家挨收拾,朝中與那幾家有姻親表里的官員,皆心有戚戚然。可敬之畏之的另一面,便是忌之恨之,都是赳赳男兒郎,誰願意雌伏於一介女子之下,永遠看她的臉色呢?

「臣為陛下盡瘁,敢不自勉,謝陛下隆恩。」謝瀾安不在意人心各異,執笏謝恩。

她話音剛落,中散大夫出列,「陛下,臣有本奏。」

皇帝應允後,只見曹中散轉身面向謝瀾安,「謝中丞革新政事,有功當賞,可臣卻聽聞中丞大人在離開吳郡後去了荊州,與荊州刺史私下見面。二人雖為叔侄,然在官言法,此舉有違律令,有暗通款曲之疑。」

曹中散話音頓了頓,又看向朱御史一班人,「御史台往日糾百官風氣,那叫一個言辭犀利一往無前,可今日對於自家長官的疏失,不知怎的,竟隻字不言?是以彈劾臣工雖非微臣分內,臣亦不得不為正視聽據實以報。」<="<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