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要成大事,也許只差一個天時。
明新微道:「我原本怎麼也琢磨不明白這最後一環,但剛剛聽到左護法言說『金匱之約』,我才終於想明白,難怪——你們是有比端王繼位更名正言順的詔書在手,甚至,還有趙廷美的後人在手——我猜猜,是誰呢?肖無妄?楊束?還是,二者皆是?」
玄妙仙師原本只是信口一說,讓她隨意猜猜,沒想到她竟然能推演到這種地步,竟然一語道破他們有所憑有恃,張了張口,竟不知該如何表態。
趙廷美——玄妙仙師臉上顯出一種恍然如夢的怔忪。多少年了,她有多少年沒聽到有人提起過這個名字了
明新微見她表情,便知自己十有八九猜中了。「金匱之約」雖非正史,且事關當今官家繼位的正統,但以大宋文人的剽悍程度,也有不少抄本流傳,雖各有出入,但大體是一個意思:兄傳弟。
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有兄弟三人,杜太后去時,曾言宋之所以取後周而代之,不過因為後周幼主當國,社稷不穩,因此大宋當吸取教訓,讓年長的君主掌權,由此訂立三傳約:趙匡胤當傳位於弟弟趙光義,趙光義再傳位於弟弟趙廷美。
因此大宋打頭的兩任君主,並非父死子繼,而是兄終弟及。只是趙光義坐了龍椅後,卻背信沒有傳位於弟弟趙廷美,而是先後找轍將其餘兄弟兩人的後人剷除殆盡,貶的貶,死的死,最後手把手傳位給了自己的兒子,也就是明家為其修建玉清昭應宮的趙恆。
仔細琢磨,明新微心裡對這「三傳約」的真實性,也是存疑,這難保不是趙光義效法前朝李世民玄武門事變後捏造的說辭,但轉念一想,真真假假又有什麼分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若這「三傳約」是假,那趙光義繼位的正統便被動搖,其後的趙恆和如今的年幼天子趙禎都名不正言不順起來,因此,捏著鼻子,也得認了。
明新微心想,外祖母是太祖皇帝的表妹,親歷三朝,恐怕手中還當真能拿出證據,或者造出證據,但她對這些爭權奪利的腌臢往事沒有興趣,只道:「金匱之盟是真也好,假也罷,外祖母您是太祖親封的郡主,是半個趙家人,比我清楚其中的彎彎繞繞。如今天下承平,翻這些舊帳,不過是煮豆燃萁,讓無辜之人陷於水火。既然事情已經過去了二三十年,何不就讓過去的過去?」
玄妙仙師沒想到她聽了一言半語,竟能當真見微知著,窺見天機,此時聽了她輕飄飄一句勸慰,驀然激動起來:「過去?如何過去?!他趙恆何德何能,能坐下這大宋的皇位?要不是當初趙光義背信棄義,逼德昭自刎,德芳疾薨,又貶死三哥,就憑他?一個被女人勾得團團轉的孬貨,兵臨城下只想棄城而逃,被臣子押著脖子親征的軟腳蝦,我呸!」
趙恆作為大宋的第三位君主,與他父親和伯父比起來,確實顯得柔弱許多。畢竟太祖趙匡胤是平荊湖、滅後蜀的開國君主,而繼位的趙光義也是死在北征途中的鐵血君王,若不是趙光義手腕強硬,又沒更合適的兒子,這皇位確實輪不到他趙恆來坐。
玄妙仙師輩分不低,真算起來,趙恆也算她後輩,因此口中毫不客氣:「一個坐在皇位上也沒底氣的貨色,偷偷摸摸搞什麼天降天書,修建道宮,封禪泰山——也不看看,他也配?真是貽笑萬年,就他這點兒簽訂城下之盟的戰績,年送歲幣三十萬,他也好意思?」
趙恆大搞天書,封禪泰山,明家也是站在隊列里閉眼吹贊的一員,吹捧的人多了,大家也都不臉紅。雖然稍有腦子的人,往前翻一翻史書,就能看到,迄今為止封禪泰山的不過秦始漢武、高宗玄宗。如今在末尾添上趙恆,確實有那麼些不太協調。
明新微沒想到玄妙仙師會如此失態,在她印象里,這位外祖母一直是不問世事的淡然形象,如今目眥欲裂,眉毛倒豎,破口詈罵,似要一吐平生之氣,話雖尖酸,但也不無道理,但她不想對逝者多加評論,只四兩撥千斤道:「外祖母您說的這些,已然發生,逝者不可追,還是當往前看。如今太后主政,終結了天書亂象,百廢待興,假以時日——」
「假以時日,也不過牝雞司晨,顛倒乾坤!」 玄妙仙師厲聲打斷道,「此事早有天象示警,大凶兆也。如今端王陽狂病瘋,稚子不堪主國,正是還位於我四哥一脈的大好時機!」
說到「四哥」時,她眼中閃過一絲柔情,但很快又被眼中的瘋狂替代:「我原本手中只肖無妄一人,他雖長得肖似其祖,但心性狠毒,狂妄自大,這個蠢貨,還以為自己
的身份無可替代,竟妄想將我踩在腳下!「 鼻間發出一聲嗤息,「不知感恩的東西,若沒有我,他恐怕還在崖州的瘴氣里赤腳捉魚呢,當真是好賴不分!」
她露出一絲得意:「寇老兒當初勢大,從我手裡搶去個小的,如今他失勢倒台,這小子又回來了,當真是天助我也!」
明新微心中一動,這話雖未明說,但話里的意思已然很明顯了。寇老兒便是寇準,而所謂當初「搶去個小的」,是說——楊束?!
第86章
門衰祚薄 但孩子總是無辜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