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意浮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崔羌桃花眼微眯,理所當然道,「不單是您的安危,殿下的每一句話在屬下看來都是重要的。」

「屬下記得,您曾說過,天地遼闊,世間萬物皆有靈。皇城雖繁華,但只限於一方天地覺得不足。」

穆翎微怔,他確實說過。

他小時候也曾對李皇后說過,可他的母后聽完卻狠狠地說教了他一番,身為太子就不應該想這些,太子之位是為國之儲君,處在權力的中心,大皇子一派皆在虎視眈眈地盯著。

太傅也總和他說,書中所謂的諸子百家,所求不過一個太平盛世。為君為王者,當以天下百姓為己任。

可為何身為太子就不能擁有自由呢?每日都困於高牆之內,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太子殿下不明白每日讀書有何用處,他就算背會了孫子兵法又有何用呢,還是什麼都感受不到啊。

他覺得,百姓離他太遠了。

而崔羌,竟然將他的話都記在了心裡。

屋外庭院藏匿在枝頭的鳥兒振翅飛過窗邊,一時無言,只聽見樹枝搖曳聲響之大,似急著要撕開冬季的面紗。

崔羌打量著穆翎的神色,意味深長地看了他片刻,繼續輕啟薄唇,「殿下可知,我朝的產鹽地位於何處?」

穆翎回過神來,清了下嗓才道,「太傅說過,是在北淵。」

「正是。北淵臨海,據說當地碧海玉濤,雲霞蒸蔚,又有山岱起伏,峰巒疊嶂。景色十分怡人,想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盡顯於那處了。」

崔羌撩心入骨的嗓音隱匿著笑意,「屬下在想,若是有朝一日能同您去瞧瞧,那便好了。」

穆翎定定的望著他,眼眶忽地微微泛紅,內心深處好似有什麼東西在悄然涌動,化作一份綿密的甘甜。

「孤想去。」

崔羌聽見一道清脆乾淨的嗓音響起。

少年的眼眸總是亮晶晶的,看上去澄澈不含一絲雜質。

崔羌緊攥著藏於袖中的手,他也不知自己的言語裡究竟包藏著幾分真心……

可既是為了達成目的,那是真是假無關緊要了。

因此當他瞧見了那微微泛紅的眼尾時,也只能裝作不懂。

太子殿下,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好騙些呢。

第18章

皇城,亁和宮。

南源之事早已傳入皇城,端坐龍椅之上的順桓帝接過身側太監呈上的奏疏,沉著臉細細看過。

「是時南源查案兒臣受益甚,鹽乃國之大本,兒臣生性愚笨,意往鹽地北淵,欲觀其所。斗膽致書,望父皇恩准。順祝社稷興盛,父皇壽康。」

看完穆翎稟明案件真相時的最後一句話,順桓帝臉色愈發深沉。

梁衛林有為還未被他這皇帝發落,就全都意外死於南源,他派去監察的張魏一言未發,全然將案件交由太子把控。太子一向無能,此番又提出要帶人親自去北淵,這皇城司難不成真如丞相所言心向東宮……

空曠大殿隨之響起聲音,眾人聽著皇帝冷笑。

「我朝竟養出這麼些貪官污吏來,這南源是該好好整治一翻了。」

大殿之上氛圍一時有些肅穆,順桓帝繼續道,「現下南源知府之位空缺,無人替任,眾愛卿可有舉薦人選啊?」

片刻後,禮部尚書出列,朗聲道,「臣有一人選,秋闈榜眼,田輝。此人滿腹錦綸,智勇兼備,實乃良選。」

眾人皆知,這禮部尚書是李黨之人,他所舉薦之人也都不言而喻了。

順桓帝掃視眾人,問道,「可還有異議?」

王丞相繼而出列道,「田輝確實為不可多得的人才,據臣所知,此人還曾是國公府中門生。」

天下追逐功名利祿之士比比皆是,大多會投靠官僚門下充當門生。此話一出,皇帝冷了神色。

順桓帝點了李國公的名,「愛卿覺得此人如何?」

嗓音很沉,說話間,一股威嚴之氣盡顯。

李國公忙出了列,垂首道,「臣以為此人確如兩位大人所言。」

順桓帝沒有再說話,只是冷冷地看著他,眼睛裡布滿寒光。

待再度開口時,順桓帝話鋒一轉,「如今南源私鹽案件已查明,太子本該同皇城司一併回宮,但太子操心社稷,請旨親自前往北淵考察當地民情和鹽業,實乃我朝之幸。傳朕旨意,讓隨行影衛務必護好太子安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