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家子弟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寧毓瑛神情低落,沉默不語垂頭走著,花瓣飄在她頭上都未察覺。

寧毓承沉吟了下,問道:「三姐姐,你打算如何與祖父說?」

寧毓瑛抬眼朝他看來,寧毓承指了指她的髮髻,示意有花瓣落在了上面,她怔了下,伸手摸到花瓣,手指碾碎了,留下淡淡的印跡。

寧毓承道:「三姐姐,不打沒準備的仗,你要打起精神,全力以赴。該事先想好,如何與祖父說。你能做的事,這件事能帶來的好處。好處少了不行,大了祖父不會信。」

知知堂就在眼前,寧毓瑛踟躕了,怔怔望著廊柱燈下的牌匾,

寧毓承微笑道:「三姐姐,你別擔心。我認為你做得對,你也姓寧,是寧氏子孫。」

寧毓瑛神色一凜,她深吸一口氣,朝寧毓承微微一笑,點點頭,腳步堅定走進了大門。

第25章 ……

寧禮坤方用完飯,前去崔老夫人院子陪著她散步消食。沒說幾句話,崔老夫人便不耐煩回屋,倚在軟囊上閉目養神,擺出趕人的架勢。

討了個沒平時他對孫兒們嚴厲,對孫女卻很是和氣。趣回來,寧禮坤正在鬱悶中,見寧毓瑛與寧毓承一起來了,他不禁詫異了下。

小娘子嬌貴,眨眼間就長大嫁人了,除去請安合家團聚,尋常時日所見不多,寧禮坤對幾個孫女既熟悉又陌生。

平時對孫兒們嚴厲,對孫女們卻很和氣。即便在崔老夫人處碰了一鼻子莫名其妙的灰,寧禮坤還是露出笑臉,和顏悅色對寧毓瑛道:「阿瑛,你來可是有事?」

寧毓瑛一鼓作氣,開門見山道:「祖父,我也要上明明堂讀書!」

寧禮坤驚訝不已,他下意識先看了眼寧毓承。寧毓承一臉無辜,神色淡定正在自己的小書桌前,倒清水磨墨。

寧禮坤收回視線,眉頭微蹙,哦了聲,不置可否道:「你也要上明明堂讀書,唔,你為何想要進明明堂讀書?」

為何想要進明明堂讀書?

寧毓瑛對這個問題,日思夜想過無數次。聽到寧禮坤問起,她依然控制不住雙眼發熱。

因為她不想到了年紀就說親,嫁人!

二娘子寧毓玥即將出嫁,寧毓瑛自小與她交好,看到她六神無主,夜裡經常垂淚,心中亦惶惶然。

寧毓玥的夫家在明州府,家族雖比不上寧氏,亦是明州府數一數二的大家族,其父在隴川任提舉學事司任提舉,掌管一路官學。夫君相貌才情皆不錯,今年十八歲,已考中秋闈。因祖父去世,恰要守孝,無緣今春春闈。父親寧昭暉主政明州,她嫁過去有叔父撐腰,在夫家無人敢欺負。

祖母崔老夫人,大伯母錢夫人,母親夏夫人,嬸母江夫人,她們的出身都不錯,寧氏夫君的確沒打罵欺負過她們。

寧毓瑛自小看著她們如何度日,看到夏夫人枯坐發呆,她們強撐著笑臉,打理後宅家務,看顧夫君妾室庶出子女。

要些臉面的人家,七情六慾皆不會放在臉面上,惹來旁人看笑話。她們看似享受著錦衣玉食,卻不得歡顏。

寧毓玥即將要出嫁,寧毓瑛內心焦灼不安,她豁出去了,無論如何,都不要走女眷親長們的路!

「祖父,我要做班昭班大家那般的人!」寧毓瑛脫口而出,聲音鏗鏘有力。

她只要做學識上,令她敬仰的班昭,而非寫《女誡》的班昭!

寧氏女娘們,自小西席教授讀書,除去識字,學些淺顯的經史,閨閣娘子的詩詞歌賦,讀得最多的,便是班大家班昭的《女誡》。

寧毓瑛對班昭的評價格外複雜,一邊敬仰她的學識,一邊又對她的《女誡》深惡痛絕。

班昭續修《漢書》,善天文,算數,寧毓瑛不喜經史,對算學天文的愛好,便是因她而起。

可惜,掌權的女君鄧綏看中她的才華,「賜金紫」,等同於相。寧毓瑛以為,班昭謙虛稱不敢接受,卻謙虛得太過。晚年擔憂家中女郎不懂禮儀,出嫁後會丟夫家臉面,辱沒宗族,居然做出了《女誡》,來規勸班氏女郎。<="<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