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家子弟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待他百年之後,寧氏族長可還會一如既往,不計較盈虧,將明明堂繼續辦下去。

寧氏族長的人選,寧禮坤一直在暗中物色,始終未得合適的人選。

老大寧悟昭敦厚有餘,魄力不足,難以服眾。寧悟明仕途一片光明,應當長居京城,等不到他致仕告老回到江洲府來接手。老三寧悟暉見識能力都夠,只心機深,欠缺一份胸襟。

其餘如子侄輩也總有各種不足之處,寧立坤皆不滿意。寧氏在江州府,若無人繼續支撐,族人各自散去,興許還能繼續繁榮,寧氏在江州府的根,便枯萎了。

寧毓承的想法,很令寧禮坤心動。他卻顧慮重重,無論教書育人,還是研習試驗,皆非三五日之功,明明堂難以為繼,到頭來,落得個一無所成,讓人看笑話不說,還白白讓人猜忌一場。

寧氏在江州府的明明堂,已經讓官學以及其他書院嫉妒。這次在江洲府的大動干戈,所幸有官府與各大世家大族一起出面,寧氏才不那麼顯眼。

「要國之大器,你待作甚?」寧禮坤目光晦暗不明,緩緩問道。

反正八字沒一撇,寧毓承拉起虎皮做大旗,從公到私,都一併兼顧到了。

「祖父,為天下,為寧氏一族名留青史!」

寧禮坤渾身一震,犀利的視線,在寧毓承身上來回打轉,呵呵笑了。

「小混帳,老子在吏部時,見多了回京述職的官員。你想忽悠老子,等你歷練幾十年再說。快滾回去老老實實讀你的書,今朝的大字都寫完了?」

寧毓承不接寫大字的話,鍥而不捨道:「祖父,明明堂的事,祖父先給個准信,時不待我啊!」

「河道宅子還未動工,你又新尋了事情出來,你可是誠心不讓我這把老骨頭好過?」寧禮坤惱怒地道,手又抬起,作勢要揍寧毓承。

寧毓承趕忙避開,道:「祖父,對,修河道何工的工匠也厲害,修宅子的一樣,尤其是修寺廟的,修好幾層,千百年都不倒。莊子裡種莊稼厲害的......」

「祖父,你別走啊。祖父,你給個准信......」

寧禮坤轉身回屋,寧毓承要追上去,寧大翁不知從何處走出來,笑著俯身攔住了他:「七郎,老太爺要歇息了,七郎也早些回去吧,夜裡涼,七郎別在外逗留,老奴送你出去。」

「大翁,我自己走,你去伺候祖父。」寧毓承客氣回了寧大翁,轉身回松華院。

先前看寧禮坤的反應,他應該有所觸動。看他模稜兩可的態度,寧毓承也沒辦法。

老狐狸能做到朝廷一品大員,哪能被他三言兩語就打動了。

要是再如上次那般,先斬後奏直接將寧禮坤推舉上去,他下不來台,寧毓承自己,估計會下族譜。

回去之後,寧毓承懷著慘烈的心情,補寫了二十篇大字。翌日一早,睡眼惺忪起身,拉弓射箭,出了一身汗之後,他方勉強清醒。

用完早飯,寧毓承急匆匆趕去上學。不過休息了兩日,學堂變得熟悉又陌生,尤其是進入新的外舍院子,課舍變了,身邊的同窗也變了,只有不到五個熟面孔。

趙春盛坐在他斜後方,寧毓承一進門,他便跳起來,雙臂在空中揮舞著,興奮地道:「七郎,嘿嘿,我們又在一起了!」

課舍的同窗都朝寧毓承看來,有人好奇打量,有人則和氣與他頷首招呼。

寧毓承心道估計大家都認識他,畢竟他是寧禮坤的親孫子,趙春盛又那般熱情,他想要不引人注意,只怕也不能夠了。

幸好先生從課舍外走了進來,大家忙坐好,寧毓承也在自己的位置上端坐好,聽他的第一堂天文曆法課。

第一天的課程很簡單,教授的王先生約莫三十歲左右,他先點了幾個年長些的學生去搬書。

待每人領到書本之後,孫先生言語風趣,先粗略講授了天文曆法的來歷,名家先生,他們將要學習的東西,朝廷的禮儀規矩等等。

天文曆法對寧毓承算是全新學問,他聽得極為認真,對這門課程心中大致有了數。

天文與曆法緊密相連,主要測量日影,用來確定日曆,節氣。鑽研太陽月亮星辰的運動,預測日食月食,即「食」、「蝕」。

寧天文曆法所需要的計算,對寧毓承同樣很是容易。唯一需要注意之處,便是現在的說法以及稱呼,卜卦。<="<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