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家子弟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寧九住在城北的藕荷巷,這裡比大雜院好上一些,雖只有三間正屋,至少是獨門獨院。

福山將寧九的麻袋提到手中送他進門,他看到明顯比先前沉重的麻袋,不由得呆楞了下。

雖離開了寧氏一族多年,他心中的怨恨卻不減。對著寧毓承,他又著實恨不起來,一時情緒有些複雜,惱羞成怒道:「七少爺,幾斤糧食,我還是買得起。你既然自稱晚輩,讓你一再破費,我這張老臉,著實沒出擱。」

「九叔,明州府遭受了雪災,江州府的糧食在漲價。現在家中存上一些糧食,總不是壞事。」

寧毓承婉言提醒,便不再多說,與寧九見禮道別:「九叔,我還有事,就先走了。」

騾車駛離,麻袋沉重,寧九很快就提得手酸,手背冷得針刺般疼,手心卻滾燙。

酒發散開,寧九雙眼開始變得朦朧,心頭始終蒙著的那層霧靄,卻仿佛一下散開,變得豁然開朗。

他沒有錯,平水軍也沒錯,寧禮坤,甚至朝廷都沒有錯。

錯就錯在,當下的世道,處處不行。

倉稟實而知禮節,吃不飽飯,穿不暖衣,任何一個王朝,都只是前朝的輪迴。

因著他,兒子考不了科舉,女兒結不了好親。除去除去科舉,嫁人,還有別的路可走。

雖說不一定能成,無需血流成河,為何不去試一試?

寧九心潮澎湃,胸口劇烈起伏,一個急轉身,腳步匆匆進了門。

寧毓城趕到小李村,核計到傍晚,只核計出了三五戶的人丁。

佃戶除去不解,對著生辰八字很是重視,又怕因為人丁會多繳賦稅,服徭役,下意識防備忌憚。

寧毓承要耐心解釋,不需要得知他們的生辰八字,只要正確的年月日。核計人丁對他們的賦稅,徭役並不相干。所幸他前面來收過夏稅秋稅,佃戶對他心存感激,總算肯開口告訴他。

可惜,佃戶對他們的生辰,也有些雲裡霧裡,尤其是出生時便算一歲,究竟哪一年,他們也說不大清楚。

寧毓承連著忙了兩天,終於登記完了小李村。他準備再去一次府衙,將他核計的數,與府衙的戶帖比對一下,看看雙方的出入。

這天早上他出了門,前去官學找賀祿,經過糧食鋪子前,發現那裡排起了長隊。

寧毓承心中頓時一咯噔,趕緊讓車夫停車,他跳下車,上前詢問道:「老伯,糧食鋪子怎地這般多人?」

冷得縮著脖子的老漢,不滿地道:「米麵這兩天漲價得厲害,鋪子夥計說,要是嫌貴不買,指不定就沒了,明朝還會更貴。這鬼天氣,真是讓人活不下去了!」

寧悟昭前去明州府,不知他現在到了何處,還未有消息送回來。

寧毓承見到眼下的情形,糧食鋪子敢大張旗鼓漲價,估摸著明州府那邊的災情,比他想像中的還要嚴重。

要是江州府官府反應不及時,按照眼下的情形,會被波及牽扯進去!

第51章 ……

事關朝廷官府,寧毓承做不了主,當機立斷回寧府找寧禮坤。

這幾日天氣寒冷,寧禮坤始終牽掛著寧悟昭寧悟暉,夜裡睡不好,不時咳嗽,便未去學堂,在府中休養。

早飯後,寧禮坤照例問了明州府可有消息,得知寧悟昭還沒來信,無奈之下,踱步進了書房。

寧大翁往熏籠中添了炭,紅泥小爐上煮著的水沸騰了,他提壺斟茶,輕手輕腳放在書案左側。

茶的清香裊裊,寧禮坤放下書,手捧著熱茶,仍止不住焦灼難安。

寧大翁退出屋準備添水,小廝上前見禮,道:「大翁,大房那邊的寧九來了,說是要請見老太爺,現在門房等著。」<="<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