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家子弟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寧禮坤抬手覆在臉上,用力搓了搓,讓自己變得清醒了些。

「只江州府,明州府,若無朝廷的旨意,他們豈敢輕易開倉平糶?」

這才是此事最重要的一環,且最最難難為之處。若無朝廷旨意,敢隨便動用常平倉的糧食,乃是抄家流放的大罪!

寧毓承默然片刻,道:「祖父,恩威並用。」

寧禮坤震驚住,重複著寧毓承的話:「恩威並用?」

寧毓承道:「是,恩威並用。恩,在他們的政績。威則在常平倉,就是他們最大的弱點!」

第52章 ……

祖孫兩人商議完對策,到了最後,在由誰前去明州府之事上出現分歧。寧氏族中能幹得力之人,基本都在外當官做事。要是沒甚本事,派去明州府也沒用。

寧毓承打算自己前去,寧禮坤堅決不同意:「你三叔不會聽你的話,路上不太平,你不能去。」

「祖父!」寧毓承理解寧禮坤的擔心,但明州府那邊才是關鍵。

「不行,你說再多都沒用!」寧禮坤斬釘截鐵道。

無論如何,他都捨不得讓寧毓承以身涉險。寧禮坤道:「我自己去。」

寧毓承吃驚不已,道:「祖父,你身子不好,你如何能去。」

寧禮坤笑笑,很是灑脫道:「我這把老骨頭,死了就死了。反正早晚你們都要丁憂,寧氏蟄伏沉澱一段時日,也是好事。」

「祖父,不該是這樣算。只要是人,都不該如此算。」寧毓承心中難過,認真至極強調。

寧禮坤如何不懂,寧毓承講的是「情」,血脈親人之間的「情」。而非世俗規矩講究的孝,更非仕途前程。

可惜,明州府江州府本不該到此般地步,皆因著,這世道,「人」少了些。

「我多帶些僕從,與糧商一道前去。車上也不冷,睡上兩天就到了。」

寧禮坤溫聲解釋,「江州府這邊,就留給你了。」

「好。」寧毓承見勸說無用,只能勉強應了。

寧禮坤收拾了下,寧大翁取來厚大氅,與寧毓承一起坐車前往府衙。

「前去芳草巷繞一圈。」寧禮坤吩咐道。

芳草巷臨近瓦肆,巷子店鋪林立,中等規模的糧食鋪子,就足足有三家。

車夫駕車到巷子口,馬車就慢了下來。寧禮坤掀開車簾朝外看去,人從巷子口排起,前面看不到盡頭。

「祖父,人太多,你別下去了,我去看看。」寧毓承勸說道,寧禮坤的臉色不大好,點點頭,「你也小心。」

寧毓承交代寧大翁伺候好寧禮坤,他跳下車,到糧食鋪子前。

幾個差役在周圍閒閒巡邏,吆喝著買糧的百姓莫要搶占爭鬥,莫要引起混亂。寧毓承擠到前面,打聽到了米麵現在的價錢。

比起早間,米麵的價錢,每斤都上漲了一文到兩文。這點錢聽上去很少,只是

半天不到的功夫,且米麵是民生必須,百姓根本沒有抗災害的能力。

一旦家境稍微殷實的人家開始著手囤糧,定會造成糧食短缺。在後世時,糧食價錢震動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背後緣由皆是因為戰亂。如果江州府因為恐慌缺糧,隨之而來的,也將是戰亂。

寧毓承走了幾間糧食鋪子,發現售賣的皆為陳糧。精細的米麵,只擺了兩小袋在櫃檯中。他心思微動,神色若有所思。

離開糧食鋪子,寧毓承再去鹽鋪問過,鹽也有所上漲,但漲得不多。朝廷不缺鹽,江州府更不缺鹽,在臨海的揚縣,朝廷有大片的海鹽場。

回到馬車上,寧毓承將所見情形簡要說了下,寧禮坤眉頭緊皺,道:「著實不容忽視,不知官府那邊可有動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