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家子弟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寧毓承沒有說話,至少在他所見之處,並未看到官府有什麼反應。

寧禮坤也一時沒出聲,失神望著車窗外經過的街巷,不知在思索著什麼。

過了一會,寧禮坤自嘲嘆息,聲音沉沉道:「唉,寧九先前來找過我。你若有空,幫著看看他們三兄妹,可是讀書的料。」

明州府面臨著當年隴南的情形,寧禮乾的罪孽深重,親生兒子寧九與他走上完全相反的路,好比是父債子償。

如今他的親生兒子,絕不能再走寧禮乾的老路!

寧毓承愣了下,心道寧九果然是到過寧府。他一口應了下來,「祖父放心,我讓人跟九叔說一聲便是。」

「你都知道了?」寧禮坤見寧毓承並未好奇,當即問道。

「知道。」寧毓承並不隱瞞,將幾次見到寧九之事提了下,「九叔有自己的想法,我覺著他有些鑽了牛角尖,想得淺顯了些。想得淺並非錯,若人不動腦,不去想,變得麻木,才是最可怕之事。」

面對寧九,寧禮坤心情著實複雜,他不欲多提,只道:「他已經改了名,連著自己兒女,皆不從族中排行。我並非不與他計較,我是看在幾個小的份上而已。」

府衙就在眼前,寧毓承也沒再繼續說下去,他先下了馬車,轉身攙扶著寧禮坤下來,賀道年聽到消息,親自領著徐先生迎了出來。

「老太爺稀客,快快請進。」賀道年熱情地抬手見禮,又對著寧毓承笑道:「七郎來了,七郎也難得,老徐,你去學堂......」

無人不知賀祿的本性,賀道年很是坦然,道:「去瓦肆,將五郎給我叫回來陪七郎。」

寧禮坤擺手,神色嚴肅道:「賀知府不用客氣,我有要事找你,還有方通判。」

賀道年一愣,叫徐先生去叫方通判,陪著寧禮坤到值房落座,小廝上了茶水,方通判也隨著徐先生來了。

方通判比賀道年要年長五六歲,人長得白白胖胖,臉上總是掛著笑,像是隨和的富家翁,看上去比賀道年要年輕。

通判管著獄訟,江州府的各大行當,碼頭上各地的幫派,幫閒混混等,皆要敬方通判幾分。

這些人大多都是靠著拳頭,力氣,各種見不得人勾當討生活的人,兇狠難管。可見方通判並非他表面那樣慈祥,在私底下他有個名號,被人稱作「笑面閻王」。

通判在知府之下,賀道年與方通判平時並無甚不和傳出。前有上下品級之分,方通判的背景與賀道年差不多,平時府衙都是賀道年做主。

他被徐先生叫來,問過徐先生,也不知寧禮坤前來的目的。心下疑惑,面上卻不露聲色,笑呵呵與寧理坤互相見禮,打量著跟著一道俯身施禮的寧毓承,笑道:「七郎也來了。」

寧毓承笑著說是,坐在了最下首。寧禮坤望著賀道年與方通判,道:「明州府遭受雪災之事,兩位應當知曉了。」

賀道年說是,方通判跟著點頭,謹慎地不發一言。

寧禮坤道:「明州府那邊的具體情形,無從得知。不瞞兩位,我已經讓老大前去了明州府,如今還未送回消息。不過,江州府外面的情形,不知二位可曾注意?」

賀道年與方通判互相對視一眼,彼此都神色疑惑。賀道年道:「方通判先前與我提過,江州府的糧食價錢,比起前些時日略有上漲。平時到了冬日時節,糧食皆比尋常是要貴,臨近年底,家家戶戶總要準備些點心吃食,煮釀冬酒,漲價雖比往年高,倒也不算稀奇。」

方通判只坐著不出聲,賀道年說完,看了他一眼,繼續道:「府城有些糧食鋪子生意紅火,前去買糧食的百姓多,方通判已經差役時常巡邏,別因著擁擠發生踩踏之慘事。不知寧老太爺特意前來,可是聽到了什麼消息?」

寧禮坤一聽,便知道賀道年與方通判兩人在裝傻。身為知府與通判,豈會不知百姓爭相搶購糧食,糧食漲價,是常見的小事。

「我聽到的消息,便是明州府遭了災,糧食緊缺,價錢飛漲,江州府的糧商,將糧食運往明州府售賣,江州府也變得缺糧,糧食價錢跟著上漲了。」

寧禮坤直言不諱說完,盯著兩人,說道:「我早已致仕,不該插手府衙的差使。只是,我是江州府人,明州府說起來,與江州府多有聯姻,兩個州府之間來往頻繁。唇亡齒寒,明州府若真大亂,江州府首當其衝,會被牽連進去。賀知府,方通判,我就直說了,兩位當在此時開倉平糶。」

賀道年愣住,他下意識看向方通判。方通判這時笑呵呵開了口:「老太爺知曉規矩,若無朝廷下旨,府衙動常平倉,乃是大罪啊!」

寧禮坤嘆道:「是啊,朝廷有令,敢動常平倉的糧食,頭上烏紗帽難保。被前來的巡檢查到,又是一場官司。這兩年巡檢司未曾派人前來江州府,明年應當會來了,查到常平倉裡面沒糧食,此事兩位的確不好交代。」

巡檢司的巡檢,是朝廷下派到各地州府巡視的官員,民生,兵民,治安等等皆包含在內。不過,巡檢司的巡檢到地方州府,一般來說三五年一次,地方州府會早早知曉消息。若非有仇怨,巡檢只會查出地方州府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賀道年臉色變了變,方通判臉上的笑容,也逐漸消失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