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毓瑛寧毓瑤倒是站了起來,福了福身,便坐了回去。寧毓承被夏夫人叫過去,挨著寧毓瑤坐了。
寧悟明四下看了看,几案上擺著茶水點心果子,沒沒有剪刀等銳利之物,他暗自鬆了口氣,單槍匹馬坐在了他們母子四人的對面。
夏嬤嬤上前倒了盞茶放在寧悟明面前,便退了出去。暖閣內一時誰都沒有說話,空氣都仿佛凝固了。
寧毓承望著寧悟明僵硬的神色,他咳了聲,道:「三姐姐,你不是有話要問阿爹?阿爹忙,你快問吧。」
「我不忙。」寧悟明捧起茶盞,又放下了。
茶是用荷花窖的蒸青,蒸青乃是將採摘下來的嫩茶,炒制祛除青澀,揉成茶團,特色是保住了茶的原汁原味。加荷葉進去,荷葉的氣味與茶的清香爭奪,顯得喧賓奪主。
夏夫人喜歡窖各式的茶,夏嬤嬤知道他不喜歡,卻不在意他,只按照夏夫人的喜好來煮茶。
「我不忙。」寧悟明再次誠懇地說了句,解釋道:「在府中守孝,又不是上朝,到衙門當差。其實,上朝與在衙門當差,大多時也不忙,但要裝作忙碌,如此一來,才能顯出重要。」
寧毓承揚了揚眉,先前他的糖蓮子只吃了幾顆,夏夫人又端給了他一小碗,他便低頭吃了起來,沒有再做聲。
寧毓瑛從未見過如寧悟明這般性情之人,她有些反應不過來,怔了怔,將先前對親事的擔憂,一股做氣說了。
寧悟明聽完,擰眉思索起來,看上去很是重視。寧毓瑤一瞬不瞬望過去,不禁抓住了身邊寧毓承的衣角。
寧毓瑛雖裝作不在意,實則緊張不已,夏夫人對寧悟明了解深一些,她嘴角壓了壓,將茶盞放在了案几上。
「咚」地一聲,寧悟明驚抬起頭,迎著夏夫人沉沉的眼眸,下意識地往後靠。
「我在認真想阿瑛的問題。」寧悟明解釋道。
夏夫人沒有理會他,側頭拍了拍寧毓瑛搭在膝蓋上的手背。寧毓瑛想起寧毓承告訴過她,亂中會出錯,人與人之間差異並不大。關鍵差別在混亂時,誰能更沉著,誰就有了贏面。
關乎到終身大事,寧毓瑛暗暗呼出口氣,提醒自己一定要沉著冷靜。
寧悟明並沒有回答寧毓瑛的問題,道:「阿瑛,你認為,嫁入高門有何不好?」
寧毓瑛愣了下,道:「高門後院亂七八糟,糟心事一大堆。高門郎君多混帳,品行不好,規矩繁瑣,嫁人之後,一輩子相夫教子,我不想嫁!」
寧悟明也沒反對,順著寧毓瑛的話道:「聽阿瑛的意思,是準備嫁進寒門了。阿瑛可是認為寒門子弟品行好,寒門沒後宅,沒那麼多糟心事,規矩,阿瑛可以無需相夫教子了?」
寧毓承只一聽,便知寧悟明是在巧妙偷換邏輯。寧毓瑛不願意嫁入高門,並不表示,她願意嫁入寒門。但寧悟明故意將問題引到寒門上,寧毓瑛也不能否認,寒門沒有高門她討厭的種種問題。
本來寧毓承想幫寧毓瑛,但他沉吟了下,舀了一勺糖蓮子放在嘴裡,慢慢吃了起來。
寧毓瑛喜歡算學,工學,這兩門學科都要用到邏輯。
寧毓承想要看看,寧毓瑛的算學邏輯,可能打敗老奸巨猾,挖坑的寧悟明。
第96章 ……
暖閣內鴉雀無聲,氣氛開始變得凝重
寧毓瑛蹙眉沉思,搭在膝蓋上的手,不知不覺抓緊了粗麻孝服。
對寧悟明提出的問題,聽上去似乎無懈可擊,寧毓瑛總隱約覺著不對勁。
在寧禮坤中風時,寧毓承請明明堂算學工學班的先生們,一起鑽研動手,做出一張減輕震動的輪椅。
寧毓瑛也參與了其中,當時,先生們都很有興許,大家暢所欲言,每個人都提出自己的想法。
大家都是一心鑽研學問之人,心中沒那麼多的小九九,為了「減震」,想出了各種辦法。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追根究底,才是學問之道。要做出「減震」的輪椅,輪椅與現有車輛時一樣的道理,首先要弄清楚車震動的緣由。
明明堂由於先生領頭,寧毓瑛做記錄,歸納出了現有的馬車騾車以及各式太平、獨輪車,行駛在路上會顛簸的原因。
一是路不平坦,以及泥土路面與碎石路面,車行過時的震動亦不相同。
大齊現有的路,主要是官道與鄉道小徑。官道主要是碎石,加夯實的泥土。鄉道小徑就五花八門了,一般是行人經過自然形成的泥路。通往縣城鄉集的要道,走動的人多,日積月累之後,路面與夯實無異。除去在下雨的時候,路面還是會泥濘,但不會像是水田一樣鬆軟,待天晴之後,路面又會重新恢復平坦。<="<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