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放心,我這就差人去分茶鋪子打招呼,將老太爺他們叫來。」
寧毓承道謝,待趙豐年下車之後,馬車朝趙氏的分茶鋪子駛去。
「小七,你打算籠絡江州府的世家,一起對付賀道年?」寧毓華小聲問道。
「是。」寧毓承點頭說是,寧毓華卻不甚樂觀。
「趙豐年對他那個胖兒子趙春盛寄予厚望,盼著他能高中,如何肯得罪賀道年。其他人家也一樣,家中有後輩子孫在讀書,面子上應和寧氏幾句,背地裡卻不知會如何了。」
「大哥說得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完書貨與帝王家,好升官發財子子孫孫都榮華富貴,誰會輕易得罪禮部尚書。當年阿爹升做禮部尚書,府中門房接帖子,手臂都細了一圈。」
寧毓承自嘲喟嘆,當年寧悟明升做尚書,寧府門前亦同樣車水馬龍,花團錦簇。
「情分與利誘皆不夠,肯定會有人巴結賀道年,沒事,巴結就巴結。也會有人選擇兩不靠,見機行事,最後僅剩下的人,會與我們做這筆買賣。大哥且看,這是不是比起什麼都不做,勝算大了些?」
寧毓華不禁失笑,道:「小七說得是,無論結果如何,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強。」
寧毓承再給了寧毓華些安慰,他沒提寧悟明寫信向陛下告狀之事,只道:「再說還有小舅舅,縣官不如現管,他們會忌憚寧氏秋後算帳,哪怕是巴結賀道年,也不會輕舉妄動,會得三思而後行。」
想到夏恪庵,寧毓華更放了些心。
夏恪庵難纏至極,且護短,他既有江湖遊俠兒的脾性,又不狷介,在官場中如魚得水。
寧毓承與寧毓華商議著,到了趙氏的分茶鋪子。馬車停下來,掌柜得趙豐年的口信,親自等在門口,將他們請進了雅間。
兩人要了水略作洗漱收拾,坐下來吃了兩口熱茶,趙豐年與馬老太爺前後腳到了,大家彼此見禮落座,陸氏陳氏等人,也陸續到來。
坐著吃了一盞茶,有四五家始終沒來。寧毓承心中有數,他們不會再來,便沒再等,朝寧毓華看去。
寧毓承收到他的提醒,按照兩人先前的商議,道:「我與小七請大家來,如先前趙三爺告訴的一樣,是有筆買賣與你們做。」
眾人見說起了正事,皆放下茶盞,齊齊看向寧氏兩兄弟。
寧毓華居長,且已經出仕為官,身為翰林編修,自氣度不凡。他目光掃過眾人,對上馬老太爺不解的目光,頷首客氣道:「老太爺可知道我祖父在世時,他曾做的輪椅?」
馬老太爺曾上門探過寧禮坤的病,當時聽說他的輪椅,是明明堂先生替他特別製成,那是馬老太爺沒覺著有甚不同之處,只以為精美了些。探病也不宜多問,馬老太爺就沒當做回事。
聽到寧毓華提出來,馬老太爺馬上想到輪椅肯定特別,當即問道:「聽大少爺話中的意思,輪椅肯定非同尋常。大少爺是打算與我們幾家一起做輪椅的買賣?」
寧毓華道:「輪椅肯定非同尋常,只不僅僅是輪椅,還有車輛。至於如何不同,大家且先容我先賣個關子,到時候我與小七會讓大家親自細看,體驗。此筆買賣,絕對只賺不賠。」
伏兔本就要公開,在公開前,寧毓承打算讓江州府先做一批,一是占個先字賺錢,二是借著他們之手推廣出去。
且伏兔打造不易,馬氏趙氏等實力雄厚,有本錢有門道去打造。
寧氏自己也有鋪子做買賣,將賺錢的買賣拿出來,定不是只做買賣這樣簡單了。
馬老太爺極為謹慎看向了趙豐年,趙豐年再看向寧毓承。
寧毓承面色沉靜,不緊不慢道:「當年我與你們說過,江州府,並非一族一姓的江州府。江州府這塊地,不能亂,更不能被有人弄得亂七八糟!」
眾人面面相覷,都是在外走動的聰明人,且先前趙豐年透露了些口風,一時神色各異。
寧毓承點到即止,一個字都不提賀氏,道:「若是你們願意做這筆買賣,待兩日之後,我與你們看貨,到時簽訂契書。我與大哥還有事,就先不與諸位多談了,先行告辭。」
寧毓華起身,與寧毓承一起朝大家見禮。眾人忙起身回禮,送他們兄弟出門。
馬車離開分茶鋪子,寧毓華揉搓著臉,苦笑道:「小七,我這才發覺,在江州府要做事,比出仕做官還難,今天沒來的這幾家,選擇已經很是明顯了。只不知,來的這幾家,會做如何的抉擇。」
寧毓承嗯了聲,似在想著什麼事情。馬車不停趕往王家坳,在半夜到了村子,
寧毓承顧不上歇息,與寧悟明寧毓閔說了城中的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