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家子弟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寧氏缺不了寧悟明,寧悟明還有寧九郎這個兒子,他還年輕,妾室說不定以後還會生。寧毓承與他父子之

間若生份了,寧悟明以後偏向寧九郎,寧毓承不一定會過不好,但缺了寧悟明的支持,想做的事就施展不開。

寧毓承只靜靜聽著,夏恪庵明白他懂得,也無需回答,徑直說了下去。

「如今天下算太平,賀道年那點私財,我無需要兵營大張旗鼓護送。這是我在給自己造勢,好在陛下面前得臉,給自己掙一些功績。」

夏恪庵毫不掩飾,將自己那些晦暗,見不得人的心思,放在檯面上來,說得坦坦蕩蕩。

「我還留了些錢,兵將護送,總要得些好處。一路到京城,路上的同仁們,也要結交來往一二。」

夏恪庵抬了抬手,眉毛順勢一挑,「官場結交,向來就是如此。你阿爹這般給我建議,我恰好也這般想,我們一拍即合。」

「小舅舅,你與小舅母關係如何?」寧毓承沉吟了下,問道。

夏恪庵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沉吟了下,鄭重其事答道:「寡婦再醮並不鮮見,就是公主郡主,亦有許多非議。當時我與她定親時,私底下有好些人在嚼舌根,齊氏府上雖沒落,畢竟是皇室,與陛下關係親近,說我貪慕權勢。」

他嘲諷一笑,搖搖頭,「門當戶對,郎才女貌,這是貪婪什麼呢?我以前與你小舅母素昧蒙面,定親之後也只隔著人見了幾次,總不至於情根深種,方娶了她。我一是父母年老,該娶親成家,二是結親是結兩性之好,齊氏這個外家,屬實不錯。你小舅母學問不錯,知書達理,是個好妻子。最後,無論我承不承認,肯定有齊氏是皇室宗親的緣由。我與你小舅母的關係,與世間大多夫妻一樣,相敬如賓,尋常普通。」

最近齊氏有了身孕,兩位老人大喜,經常耳提目命,讓夏恪庵莫要讓齊氏生氣。與其他家族不同,興許得了夏夫人的勸解,田老夫人還多次叮囑,夏恪庵莫要拈花惹草,讓齊氏傷心。

夏恪庵緊皺眉頭,很是認真地思索,然後坦白地道:「如今不想,以後不知道,現在我要是敢,你外祖父還好,你外祖母不會輕繞,你阿娘得直接抄刀,將我砍殺出去。」

「小舅舅先前說得很對,我的確知道官場是何種模樣,該如何做。我做得到,只會無比難受。因為我是人,有血有肉的人。人該與牲畜不同,除去慈悲,應存有同理心。我始終堅信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能做到這點的人,鳳毛麟角。」

寧毓承停頓了下,雙手搭在膝蓋上,微微弓腰,看著面前几案上的燭台。

白蠟的燭光,輕輕搖曳,燭淚滴落在荷花瓣的銅盞中。荷花瓣做得極為逼真,花蕊上點了粉紅色,燭淚看上去,仿佛浸了血。

即便是王家坳村產白蠟,除非年節時分,晚間還是日落而息,漆黑一片。

他們連便宜的燈油都捨不得,何況是白蠟。

「大局與大是大非,說起來太寬泛,我更不願意用在最親近的家人身上。我必須支持阿娘,除去阿娘的付出,她因為是婦人,天生不易,人生由不得她自己做主。我必須看到阿娘這點,記得阿娘這點,否則,我認為自己是人,我的慈悲,就顯得格外可笑。」

夏恪庵愣在那裡,一瞬不瞬看著寧毓承。良久之後,他抬手抹了抹自己的臉,自嘲一笑道:「小七,你說得是,我自視甚高,稱不上好人,甚至不算完整的人。」

寧毓承道:「小舅舅,我並未有指責你之意,我們是親人,我不願意隱瞞,小舅舅坦誠,我也如實相告。」

「我知道。」夏恪庵揮了揮手,惆悵道:「我並不會因此自怨自艾。大哥他們官運平平,我已經掙扎了這麼多年,既然選擇挑起夏氏,這個擔子我已經擱置不下,便要肩負到底。」

夏恪庵端起茶盞,朝寧毓承舉了舉,「爭取做個清廉愛民的好官吧。」

寧毓承一笑,端起茶盞與夏恪庵相碰,吃了一口茶,放下茶盞回屋去歇息了。

夏恪庵的算盤落空,未待過年,朝廷旨意下來,著江南道駐兵杜將軍領兵護送,將賀道年一等人馬,連著家財押送進京。

寧毓承早早出門,在城門外的茶鋪要了碗渾茶,坐在那裡目送兵丁押送著車馬離去。

賀氏父子在鋪著厚稻草的馬車上,女眷們則坐了有遮擋的車。儘快天氣寒冷,看熱鬧的百姓還是絡繹不絕,不斷對著經過的車馬議論紛紛。

最後的板車上坐著徐先生與馬先生兩人,他們相對而坐,誰都沒有說話。徐先生對著茶棚的方向,他看到路邊的寧毓承,臉微微動了下,不動聲色頷首致謝。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