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日在牢里,徐先生過得還算舒適,牢里的乾草鋪得很厚,恭桶收拾得勤快,還有熱湯飯吃。
獄卒始終彎著腰,背上鼓起一個大包,徐先生一輩子都忘不了。
是當年他與寧毓承一起放出去的黃駝背。
心存的些許善念,最後換來了回報。
寒風吹來,徐先生鼻子發酸,他俯低頭,將頭埋在了手臂中。
車馬遠去,寧毓承坐上騾車回府。到了二門下車處,寧悟明恰領著寧九郎寧八娘下車走在了前面。
寧八娘剛學會走路不久,腳剛沾地,就迫不及待往前歪著身子跑,寧悟明怕她摔倒,趕忙追了上前,拉住了她的小風帽:「八娘,別跑啊!」
寧九郎見狀噔噔噔追了上前,咯咯笑著跑到了寧八娘前面,回頭朝他喊:「阿爹也來追我!」
寧悟明作勢要去抓,寧九郎驚呼一聲,轉身就逃。父子三人笑著說著,在二門前傳遍了天倫之樂。
聽到後面有車停下,寧悟明回頭看來,見是寧毓承,他微微一愣,讓長安帶著僕從看著寧九郎寧八娘,他則站在那裡等著。
寧毓承下車後上前見禮,寧悟明頷首,抬腿向前走,問道:「去送你小舅舅了?」
「去送徐先生一程。」寧毓承答道。
寧悟明怔了怔,道:「相識一場,徐先生算不得打壞,你做得不錯。你小舅舅替他說幾句話,以後再出來做事是不能了,下場不會太過悽慘。」
寧毓承唔了聲,道:「我並未與小舅舅提過,讓他幫著徐先生說好話,徐先生犯了事,按律處置便可。莫要高於律法的重,也莫要以私,從輕發落。」
寧悟明又一愣,他盯著寧毓承半晌,終於道:「小七,這些時日,你們母子相處得很好,阿瑛阿瑤還有你在一起,你們才是一家子,我不好前來打擾、」
「阿爹,我沒想那麼多。阿爹也不要想太多,阿爹會是個好官,好人,好父親,甚至好夫君。」
寧毓承神色尋常,聲音也平靜,寧悟明心頭卻莫名難受。
他這些好,卻不是對寧毓承他們母子。寧毓承他們母子之間的親近,與他也無關係。
寧毓承並不在意,未盡之意,提醒他做錯了事,就像是徐先生一樣,要受到責罰。
人不能貪心,得隴望蜀。
寧悟明心情詭異地寧靜,同時又覺著缺了一塊。
這是回江州府之後,寧毓承正式表態。
他這輩子,永遠失去了這個兒子,他們母子幾人。
第106章 ……
夏恪庵押送賀道年進京後,朝廷動作迅速,賀道年家財充公,罷免官職永不起復。徐先生與馬先生均被斥責,分別罰沒錢千貫五百貫。
所有罰沒的私財,皆進了陛下的內帑。
陛下高興之下,著禮部贊溢了夏老太爺與田老夫人,齊氏被封為縣君。
夏恪庵從京城歸江州府時,順道帶回了稻種。眼見春耕即將過去,在寧毓承的建議下,採用溫水浸種的方式,在寧氏特意留下,以及自己的官田中,種下了異地而下種的稻。
耽誤的異地換種終於得以施行,寧毓華恰好趕上,幾乎天天出城前往李家村,守著田中的稻穀。
從春耕伊始,得天公作美,算得上風調雨順。七月流火,田中的稻穀由青轉黃,谷穗日漸飽滿。
田
中的稗子,也隨著稻一起瘋漲,老農小心翼翼行走在田中,將齊連根拔起。稗子生命力頑強,只要沾著水就能活,拔起的稗子必須帶走,免得又落回田中與稻爭肥。
太陽出來後天氣炎熱,寧毓華一大早就背著竹筐下了田。到了半晌午,能看到的稗子終於悉數拔掉,他方放下竹筐,在水渠里洗乾淨腿上的泥,趿拉著布鞋上了田埂。與種地的老農一樣,褲腿仍舊挽著,隨意在田埂上一坐,拿出水囊仰頭猛灌一氣。
寧毓承沒有下去,他在淤泥中不會行走,最初下去時,腿沒拔出來,差點摔一跤。寧毓華並非心疼他,唯恐稻子被壓壞,堅決不許他再下去。
「大哥。」寧毓承戴著斗笠走過來,手上拿了只蓮蓬,順道遞了過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