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家子弟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寧悟明苦笑起來,長長嘆息道:「阿瑛,你說得都對,人命關天,陛下也不會枉顧百姓的性命不管。但在百姓的性命之上,還有更重要的東西。」

「什麼能比性命重要?」寧毓瑛一下想到了,只是不敢確定,脫口而出問了一句。

「阿瑛,是規矩,大局。」寧悟明道。

寧毓瑛愣了下,嘲諷嗤笑出聲:「是啊,規矩,大局。文先生說,讀

書人滿嘴仁義道德,因為他們除了仁義道德,再拿不出能令人信服之物。」

「阿瑛,我是讀書人,小七是讀書人,你小舅父也是讀書人,你大哥二哥他們都是讀書人,其實文先生他們都是讀書人,你莫要都罵了進去。」

寧悟明無奈說了句,委婉道:「陛下喜歡花團錦簇,天下祥和。且陛下要顧慮的事情多,官府不能亂了規矩,京城離地方州府遠,好比是青州府,用朝廷的急遞到京城,來回也要二十餘天以上。用規矩束縛,底下州府方不會亂。」

寧毓瑛呵呵,譏諷地道:「阿爹,就是為了江山社稷,這就是規矩,大局嘛,大齊近億人,成百上千的傷亡算得什麼。」

寧悟明心底深處對寧毓瑛三人覺著虧欠,脾氣一向極好,耐心地道:「阿瑛,不能意氣用事。壞人受到懲處,人人稱快,那只在戲文中唱唱罷了,你讀遍史書,也翻不出幾例。在這之前,我早就想到了這點,但是我還是來了。我們必須保護好自身,否則的話,以後就沒人會替他們做事了。」

寧毓瑛漸漸緩和下來,她怔怔望著寧悟明,問道:「阿爹,那你為何會幫他們?」

寧悟明一聽,頓時來了精神,坐直了身子,雙手搭在案几上,讓自己看上去格外高大。他微微昂著頭,正義凜然道:「達者兼濟天下,再加上我本就仁慈.......」

「阿爹。」寧毓承見寧悟明似乎有要長篇大論吹噓自己的意思,出聲打斷了他。

寧悟明瞥了寧毓承好幾眼,哼了聲,一下靠回椅背,道:「你來你來,小七你打算如何應對?」

寧毓承忍著笑,道:「小舅舅那邊,換種一事,陛下雖還未有旨意,陛下既然喜歡花團錦簇,定會為此事龍顏大悅。不過,江州府的事情接連不斷,小舅舅與阿爹這次所行之事,已非幾顆糧食能解決。在臨行前,我已經與小舅舅提過,小舅舅他還是義無反顧去了山陰縣。明明堂改進的車輛,經過了無數的試驗與改進,除去貴,現在已經差不多能用到普通的車輛上,行走遠路沒甚問題了。小舅舅與我說過,準備將車輛獻上去,抵消些在陛下眼中的罪孽。小舅舅還說,朝廷的賑濟歸朝廷賑濟,開倉放糧,也沒幾顆糧食,吃完上頓沒下頓。朝廷的賑濟一向只管眼前,給幾顆糧食就了事,百姓沒地方住,穿不暖,諸如種種,朝廷不會管。」

寧悟明頻頻點頭,「嗯,眼不見心不煩,開倉放幾顆賑濟的糧食就了事,大不了,來年實在交不上賦稅時,下旨免除賦稅,史書上常有記載,天子如何體恤百姓。」

百姓交不上賦稅,朝廷免除賦稅,也是為了江山社稷。

再逼,百姓就造反了。

交不上賦稅,並非僅僅賦稅過重。

徵收賦稅,由戶部到州府,再到縣,縣到各村,按照戶貼,田畝數,一層層安排下來。

交賦稅的乃是最底層種地的百姓,由里正負責,縣衙會派錢糧吏來一併催繳。錢糧吏與里正前來,屬於先禮後兵。

要是敢抗繳,衙門有的是手段對付。差役幫閒闖進門,將家中值錢之物全部拿走,這也算輕。

最後,各地各路的駐兵出動時,就要見血出人命了。

百姓若能交出來賦稅,一般不敢逃稅。要真是交不出來,就說明他們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朝廷免稅,並非是仁慈,而是怕他們造反,再加上真將他們逼死了,誰來種地?

官紳享受免除徭役,一定程度上免除賦稅的權利,沒了這群牛馬勞作,誰來奉養他們?

認為天子免除賦稅就是心繫百姓,仁善之舉,真是天大的誤會!

寧毓承:「小舅父說,先拿出來賑濟的秋糧,必須填補進去。否則,朝廷不會善罷甘休。小舅父打算自掏腰包出了這部分,後續受災百姓的安置,他打算讓鄉紳們湊一湊。」

寧悟明當即道:「我沒想著能讓朝廷出,我打算將私房錢拿出來,不夠的部分,再從公中補。」

寧毓承迎著寧悟明的目光,微微一笑道:「阿娘會拿出來,阿爹放心。」

寧悟明曬笑,咳了聲,道:「好,此事就交給你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