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家子弟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張褚來自陝州府,看來,今年朝廷有意推西北。方貞祥乃是三皇子側妃的堂兄,長公主夫家的本家子侄。

不過,從兩人文章本身去看,無論是破題,起承轉合,都無可挑剔,結構工整中不失精巧。

張褚的文章文風綺麗,遣詞造句很是考究,從頭讀到尾,很能調動起人的情緒,令人不自覺感到激昂澎湃。

方貞祥亦是如此,引經據典並不會顯得過於流俗,經典用得恰好到處,除去他的身份,很符合主考官金相的口味。

但是,真正與賑災有關,兩人的文章就用不上了。

科舉並非賑災,所以寧毓承對於自己的成績,並不感到意外,也不會覺著可惜。

寧悟明諷刺了一通,道:「你且安心殿試。以你的功底,明眼人都看著呢。呵呵,先前工部的蔣尚書還拉著我,想要你去工部,保證你在工部能大展拳腳。誰家好兒郎去他的工部,真是,姓蔣的討厭得緊!」

寧毓承笑而不語,安心準備後日的殿試。

殿試在宮內的大殿朝元殿舉行,寒冷的京城也已經春暖花開,只在早晚有些寒冷。

興許是天子名義舉行考試的緣故,大殿的氣氛比貢院還要森嚴。元豐帝開始未曾出現,由禮部尚書以及官員前來主持考試。

殿試只考一篇策論文章,寧毓承拿到考卷,他不禁樂了。

實在是諷刺,荒唐透

頂!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今淫詞盛行,百姓耽於享樂。何以復《韶》,《武》雅音,正民視聽?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出自《孝經。廣要道章》,市井百姓太過活躍,衝擊了儒家倫理,強調禮樂,實則強調皇權的天威不可侵犯。

這是要對民間思想禁錮,以儒家的「孝」,來引出忠。

寧毓承只感到厭惡透頂,他知道該如何寫,但他寫不出來。

最終,寧毓承照著自己的本心,從天地四季入手。發現事務,與禮樂是一樣的道理,是經過碰撞,試驗,得出來的結果。

世間有萬物,不應當只有一種聲音,思想。

醫曾為巫,祭祀需人殉,又何為正,何為雅?

寧毓承就差不客氣直接罵,要恢復所謂的《韶》《武》雅音,何不乾脆恢復在祭天祭祖上砍人頭的習慣?

任他皇帝也好,士紳權貴也罷,誰都不敢拿活人來祭祀!

寧毓承輕鬆交卷,考完殿試,春闈徹底結束。

寧悟明因為要避嫌,並未參加最後的閱卷。他知道元豐帝心情不好,好似政事堂與幾個大儒,禮部尚書與元豐帝之間,意見各不相同。

寧毓承壓根不關心,在進士張榜這天,他如常在睡覺。

突然,寧毓承在睡夢中被一陣搖晃振醒,他恍惚睜開眼,以為是在做夢。

待看到床几上的杯盞摔到地上碎裂,他頓時驚醒,以為是地動,跳下床就往外面空地上跑。

寧府上下都驚動了,屋頂瓦片簌簌響。大家爭先恐後跑出門,有人嚇得驚聲尖叫。

遠處,傳來悶雷似乎在頭頂滾過的轟隆聲,聲音過後,腳下的地,跟著震動。

寧毓承凝神望著響動傳來的方向,心陡然揪緊。

看情形,並非是地洞,而是爆炸!(注)

第132章 ……

震動持續了小半炷香不到便停了,大家依然驚魂未定,在屋外站著不敢動彈。

寧毓承讓福山福水去找寧毓閔她們,他則跑向寧悟明居住的前院,看到寧悟明正在那裡,與長安吩咐著什麼。<="<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