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寧毓瑛用萬物有靈來形容,其實,她已經模糊涉及到了生態這個觀念。
地下暗河的水不會消失,堵塞後,會造成如寧毓瑛所言堰塞湖等結果。
還有一種可能,地下水系會沿著岩石層流到別處,地面泉涌,原本的土地,變成濕地,引發洪澇,山體滑波,地面塌陷,地震等災害,甚至可能引起地表河流改道。地下水長期堵塞的話,還會因為氧不足,礦物質溶解等原因,導致水源被污染。
寧毓承道:「三姐姐,我不知你們對橫山嶺可有深入了解。首先,我以為山底的暗河,肯定有進口與出口,你們可以仔細去尋找過。其次,哪怕山底下沒有暗河,石洞肯定要做支撐,免得頂部的山石掉落,山洞垮塌,三姐姐你們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最後,三姐姐可有考慮過,若不從中間炸出一個石洞,可用別的方法代替,比如重新選地方,直接從山頂,開闢出一條道路。」
寧毓瑛聽得極為認真,這些問題對他們眼下來說,都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但她並不氣餒,反倒變得越發信心十足。
因為寧毓承提出的問題,皆是核心關鍵。既給了他們思路,又避免了他們做無用功。
寧毓瑛再繼續說最後的困難:「開山需要錢財糧食,人手。徵兆民夫,火藥,我們現在都算不出要多少錢糧人手,但肯定不會少。小舅舅,這就需要勞煩你了。」
夏恪庵無奈笑道:「阿瑛,你這是在丟給我天大的難題。在這之前,我也有幾個問題要問你。」
寧毓瑛笑著道:「小舅舅,你別給我出難題就行了。」
夏恪庵瞪她,道:「阿瑛,要開闢橫山嶺,要驚動三個州府。青州荊州得一起出力,還需要稟報朝廷,得工部的准許,由工部撥付錢糧。有工部的旨意,其餘兩個州府哪怕不情願,也只能硬著頭皮上。民夫的問題好說,錢糧就難了。要得工部准許,開闢橫山嶺,就必須非常重要。阿瑛,你覺著開闢橫山嶺,帶來的成效,可能讓朝廷同意?」
寧毓瑛是站在工學的問題上考慮,夏恪庵更多是民生以及收益。兩人的想法顧慮皆沒錯,再好的想法,要能落到實處,能施展開才有用。
寧毓華這時就能說上一兩句話了,他放下毛筆,道:「三個州府的路變通暢,往來增多,這是利於子孫後代的大好事情,不可只看眼前的利。」
「要真能看得那般長遠,朝堂上下的官員,就比清水還要清白。」夏恪庵譏諷道。
寧毓閔道:「大哥說得是,哪怕只看眼前的利,眼前也有利在啊。三個州府之間來往頻繁,蘭草與菌菇就可以賣出來了。名貴蘭草不易得,村中可以借著地理之宜,栽種尋常蘭草。我記得府中花房也栽種蘭草,蘭花金貴,始終養不大好。江州府有園子的人家,幾乎家家都有蘭草,村民賣蘭草可得不少錢。菌菇能自己生出來,說不定可以學著種植。一旦成功,菌菇帶來的利,那可了不得!」
夏恪庵眨了眨眼睛,道:「二郎,你盡在說青州與荊州能得的好處,那江州府呢?」
寧毓華笑道:「小舅舅,難道只青州與荊州有好處,江州府的野豬溝那邊也偏僻,荒郊野嶺之地,地中的那點莊稼,長得還沒草高,都被到處跑的野兔吃了。野豬溝一帶的百姓,多靠打獵為生。江州府氣候炎熱些,像是青州荊州的冬日氣候嚴寒,皮毛價錢比江州府貴。就皮毛一項,也能賺不少的錢。我聽說有獵戶家抓了野兔來養,野兔生得快,一窩生得也多,我還打算去看看,要是能多養兔,這可是大好的事情。」
棉花種植少,產量地,且棉吃肥,棉花九成都拿來紡線織布,極少用於禦寒。
普通百姓多用狗皮,兔皮等各種皮毛過冬,兔肉雖腥臊,若擅長茶飯的人處理過,肉格外細膩鮮美,比羊肉都好吃。
對養兔這些事情,寧毓承就一竅不通了。他前世從未吃過兔肉,在大齊嘗過風乾的臘兔,吃起來肉質如魚肉般細膩,遠比豬肉要好吃。
夏恪庵也暫時沒話可說,反正寧毓瑛那邊還有一堆技藝上的事要解決,眼也不急於一時。
寧毓承覺著此事可以試一試養兔之事,問道:「養兔可要用糧食?」
寧毓華道:「草,瓜果等皆吃,若餓急了,還會啃樹皮。只要有足夠多的草料即可。兔的糞肥可拿來種草,草拿來餵養兔,真是兩全其美之事!小七,不如我們一起去躺野豬溝!」<="<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