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家子弟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寧毓華這時也反應了過來,道:「阿苑,這幾日我們都在野豬溝往返,若你能抽出空,可隨我們一道前去,看看那裡可行。」

明苑爽快地應了,在慶安縣選了些布與繡品之後,隨著寧毓華寧毓承一起去了野豬溝。

第139章 ……

山路顛簸,明苑從車上下來時,臉色泛著蒼白。扶著車門,過了陣才站穩。

寧毓承見狀,上前關心道:「我們且先歇一歇。」

「無妨。」明苑拂開遮擋住眼睛的髮絲,活動著手腳,四下打量,道:「在路上都要近兩個時辰,一天做不了多少事,我們得趕緊些。」

寧毓華便交代寧毓承留下,與明苑慢些來,他則急著去看灰兔。

寧毓承明苑她堅持,便道好,指著村落與後面的橫山嶺與她介紹起來:「野豬溝就是一條狹窄的山溝,能耕種的田地不多,土地貧瘠,莊稼收成不好。村中的人靠著上山打獵為生。這些年獵物也不多,日子愈發窮困。」

寧毓承指向草棚方向,說了吳貴兒養灰兔的情形,順道將吳柱子用枯樹樁收木耳的事也說了:「只這兩樣,能不能成還難說。灰兔這兩天死得少了些,但這般死下去,終究不行。養兔的本高,兔賣得貴了,也沒人會買。木耳亦一樣,家境寬裕的人家會買來嘗嘗。且別地也有木耳,並不稀奇。要是木耳的產量高了,價錢就能便宜,不愁銷路。種植的木耳始終比不過野生的滋味,價錢差不多的話,大家還是願意買野生木耳。」

明苑沉吟了下,道:「你們前兩天收的菌菇就不錯。要是能種木耳,也能順道種菌菇。」

前兩天從村中收去的菌菇,被明苑買了去。冬至新年快到來,以明苑現在的境況,她送不起貴重的禮,但禮又不可少,送些山珍最合適不過。

前人寫過菌菇一類的書,裡面羅列了如松蕈,竹蕈,紫蕈等菌菇。除松蕈便是松茸外,與後世的稱呼皆不同,他也辨認不出究竟是哪一種。

後世培育的菌菇種類,除去木耳,現在寧毓承還未見到。且如松茸等菌菇,只能野生,尙無法人工培育。

明苑頭腦靈活,能吃苦,做事利索,寧毓承很是欣賞。

雖說她自稱是仗著夏氏寧氏的勢,他又何嘗不是如此。他是男兒身,這一樣就是天大的便宜。

要是換做與她一樣的境地,而自己非寧氏子弟,指不定遠不如她。

寧毓承溫聲說了現在種植的難處,「野豬溝不同於其他地方,土地實在貧瘠,再勤勞種地,一年到頭也收不了幾顆糧食,只能想別的出路。」

明苑認真聽著,點頭附和道:「是難啊。興許總有成功的那一日,若那一日要是太遙遠,與眼前的村民來說,並無半點幫助。」

說到這裡,明苑似乎覺著自己太急功近利,歉意笑著解釋道:「我就是這樣,只看得到三步遠,再遠我就看不見了。阿娘也經常說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想著當時,我們連明日是死是活都難知,我便告誡自己,頂多只看明朝,縱覽全局執棋落子,是站在山頂上那些人的事。我們底下的平民百姓,在間隙中找到生路,已經是非常了不得之事。」

寒風在山溝呼嘯,山巔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他們皆是天地間渺小的塵埃,消失在時光荏苒中。

寧毓承默默看了看明苑,緩緩往前走去。

風大,明苑也沒再說話,拉起風帽遮擋住寒風,與寧毓承並肩走到了一戶人家門前。

這些天寧毓承都在,村民對他們沒了以前的戒備與拘束,柴扉門開了,汪老六熱情地跟寧毓承打著招呼,眼神卻止不住往明苑身上瞄。

「寧宣撫使來了。外面冷,進來烤烤火。」

明苑大大方方任由他打量,寧毓承本想側身擋住汪老六的眼神,見狀沒有動。

明苑經常去鄉下,走街串巷,早已習慣了各種審視,猜忌的目光。她需要保護,並非站在她面前,事事代她出頭。

寧毓承會選擇,站在她與她一樣的婦人娘子身後,

擋住她們身後的萬丈深淵,舉著火把,照亮她們腳下的路,讓她們能勇敢向前,與滿人一樣,挺直胸膛向前走。<="<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